1/0
陈凯歌新片《志愿军:雄兵出击》9月28日上映
山西晚报2023-09-20 10:33:01
20230920_04869fc6e525e8d63bfa9170ad24f95d.jpg


  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19日发布“初心”特辑,通过影片中两场重头戏的幕后故事,向观众展现《志愿军》三部曲的拍摄初衷与历程,将观众拉回至70年前,重温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中国军民共同守护的信念。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从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影片将于2023年9月28日全国上映。
  高度还原敬历史!新中国首次亮相联合国显大国尊严
  《志愿军》三部曲与以往抗美援朝题材影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全景式、多维度的方式展现这场“立国之战”。第一部故事围绕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的第一、二次战役展开,负责在松骨峰阻击敌军的38军戴如义(魏晨饰)、杨少成(尹昉饰)、孙醒(陈飞宇饰)等人,将在这一部登场。第二部随着战事发展,将会出现新的角色,如63军李想(朱一龙饰)、傅崇碧(吴京饰)、蔡长元(韩东君饰)等。第三部描写和平谈判开始,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板门店停战谈判等,将在最后一部重点呈现。故事时间跨度长达三年,完整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脉络。出场人物多达200多个,既有领袖将帅,也有无名战士,个体命运和时代风云交相辉映,为观众展现一场恢弘磅礴的战争群像。
  导演陈凯歌坦言这是“从影以来拍摄时间最长的一次,就是想把它拍好”。从人物造型到场景,有史料可依的部分都力图还原。其中,新中国外交代表团第一次亮相联合国,是三部曲中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的重头戏之一。彼时大使衔特派代表伍修权(张颂文饰)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安理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出席联合国相关会议,这段经历也成为中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主创们根据当年的历史资料,搭建了一个1:1还原的联合国场景,演员张颂文在第一次进入这个场景的时候十分震撼:“基本上和现场图一模一样”。高度还原也让饰演唐笙的章子怡“感受到73年前那一个庄严的时刻”。
  除场景外,演员的形象动作也要求复刻当年的影像,伍修权的举手投足都将在电影中重现,既有“将军外交官”的果敢和威严,也彰显新中国的决心和力量。正如美术指导陆苇所言:“拍联合国会议,就得特别真实。伍修权代表新中国在这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个瞬间,中国人民等得太久了”。
  松骨峰上敬英雄!栽一棵松树重现志愿军不屈意志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以百人之力,与美军激战数个小时,连续击退敌军五次进攻,完成了阻止美军向军隅里逃窜的任务,为此3连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代价。战事之惨烈世所罕见,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凭此一仗打出威名、震慑了美军。为表现战斗的惨烈和战士们的顽强,演员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与炸点木屑“近距离接触”,力争重现当年3连的勇敢坚毅。这场战役的拍摄同样是对主创们的考验,尝试了镜头调度复杂的空中拍摄,摄影指导赵非表示:“虽然拍摄很艰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是在向英雄致敬。”
  松骨峰上到底有没有松树?历史上并无详细的记载,但导演陈凯歌希望可以有一棵真实的、活着的松树立在那里,在他看来,“松树在我们的文化内涵中是勇敢与坚贞的象征”,这与志愿军战士们、乃至所有中国人的气节是一致的。同时能够使“松骨峰”这个地方更加具象,突显战役的悲壮。为此,剧组真的栽下一棵松树,让它与“战士们”一同经历了战火。如今这棵松树依旧在原地茁壮生长着,它见证了一群人如何回溯70年前那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献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他们为什么能如此奋不顾身?我们又为什么要深刻记住这段悲壮的往事?70年前,一群人以命相搏,换来祖国70年的和平与发展,他们的贡献值得被后世铭记。70年后,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依旧能给予年轻人无限的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晋ICP备20041003山西日报社简介 |员工查询 |广告服务 新闻热线:0351-4281494      媒体合作:0351-4281475   广告投放:0351-4281470
选稿:李露莹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