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巨型不锈钢幕墙、珍珠贝母画卷、绿色山丘……南京路世纪广场国庆前全新亮相
东方网2023-09-15 07:25:18

东方网记者黄丽春9月14日报道:南京路步行街核心位置的世纪广场改造更新已经持续数年,黄色围挡里热火朝天的施工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记者今天从黄浦区获悉,国庆前,世纪广场将于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大众视线。

“珍珠万花筒,城市会客厅”。这是2019年12月世纪广场改造概念方案设计工作启动后,经多方比选和审定,最终确定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西班牙EMBT建筑事务所联手打造的设计方案。 

根据方案,项目将通过不锈钢镜面主体建筑、绿色山丘、珍珠贝母形广场铺地等建筑语汇,将世纪广场打造为城市的“魔力万花筒”。呈现广场“魔力万花筒”和广场北侧建筑立面“百变取景框”的交相呼应。用建筑物、构建物、广场铺地等建筑语汇,将世纪广场形象地打造成一枚闪亮的贝壳,以致敬上海作为滨水城市典范的地域特征、历史特色。 

世纪广场效果图(黄浦区提供)

“这是世纪广场建成使用以来的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改造。”黄浦区重大办杨明珏介绍说,世纪广场改造更新项目是上海市、黄浦区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后将发挥牵引作用,带动广场周边特别是南京路步行街转型提质。改造项目包括世纪广场改造更新和广场周边商业体功能转型、业态提升及形态改造。按照“努力打造彰显海派商业文化、引领城市时尚消费的重要地标”要求,注重创新突破,注重业态融合。 

作为南京路步行街上唯一巨大的户外广场空间,其自建成以来一直承担着南步街的商演、公演、节日庆典等重要活动举办场地的功能。改造后的世纪广场将提供大面积开敞空间,更加注重标志性、多功能性和便利性,既可承担不同类型的活动,也可作为南京路步行街客流驻足停留休憩放松之地,成为生机勃勃的城市会客厅。同时,还将引入“新品首秀场,网红打卡地”这一新功能,植入前沿的高科技发布技术,采用先锋的演出形式,以潮流的发布方式,为时尚魔都增添新的吸睛点。 

据了解,即将焕新的世纪广场,拥有多个值得打卡的特色景观。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镜面不锈钢幕墙,面积为1200平方米、由191块不锈钢壁板组成,模拟“珍珠万花筒”中的明珠效果。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世纪广场镜面不锈钢幕墙首席专家席时葭教授介绍,世纪广场不锈钢幕墙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光洁度最高的连续不锈钢平面幕墙。

广场铺地,是本次改造的另一大特色。据悉,广场砖总计3553平方米,被划分为34518块小砖,每块砖都有不同颜色与形状,以拼成一幅珍珠贝母画卷。为呈现出最佳效果,负责铺装色彩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教授工作室团队在数百种蓝色调中经过层层归纳筛选以及釉色实样烧制中,最终确定了12块不同色度及光泽度的蓝调色谱砖。 

设计师代表章鸿寅介绍说,由这12块基色色谱砖,经过不同色度和色量的排列组合形成一组组具有“星云浩海”意蕴表意的基本块面的调式单元,再由这些不同调式单元根据广场整体图案布局拼图成为“明珠万象”的大气象。但是,将“星云浩海”意象图案落实在广场上,会形成大面积的白色调片区,因此要烧制不同比例的釉质面等若干技术手段来克服日光下釉面砖耀眼的反光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地砖的质量和耐久性,团队还进行了多次实验,最终选择了高品质的彩釉材料及75%度光泽度和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地砖在长时间使用后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色彩外观和性能。在团队的多番努力下,最终使得铺地釉面色彩明亮纯净的同时尽可能柔和舒适,较好地解决了反光问题。 

绿化方面,场地内原本53棵大型乔木予以保留,另外由新增植物构成“一带一弯三纵”的框架,一带是金色银杏大道,遇见城市金色转角,凸显南京东路耀眼之秋;一弯在南京东路与福建中路路口,形成以海棠为特色的浪漫粉色港湾;三纵是以海棠作为骨干树种强化湖北路、九江路进入广场的通道,打开南侧城市人行界面。更强化季节性效果,增加春夏花,秋色叶的比例,提升世纪广场的彩化程度,并适当引种珍贵树种,使“红叶满枝起红云,尽展芬华向绿荫”春寒料峭的新红、秋霜染红的叶色都将给世纪广场带来自然之美的视觉盛宴。 

作者:黄丽春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