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都快神经衰弱了……”空调外机声音刺耳轰鸣,为何迟迟不能解决?
澎湃新闻2023-09-07 19:16:00

“刚回家,在一楼就能听见这啸叫声。”“听多了都快神经衰弱了。”

近日,上海浦东联洋年华园5号楼的业主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从去年8月开始,只要在夏天,自家楼栋大部分时间都能听到空调外机运转的刺耳轰鸣声,从地下车库到顶楼都能听到。经过楼栋居民配合小区居委使用分贝仪多次检测噪声源,认为是16楼一户业主家的空调外机所导致。据称,该16楼业主家中有老人常年在家,白天空调也会长时间运作,因此许多邻居听到的噪音从早到晚一直不停。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区居委会、物业与花木路派出所都在参与调解。居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此前16楼的业主长期不予回应也不做修理。

9月2日,16楼的业主在业主群回应称,9月1日请了空调公司的专业维修师来检测,维修师认为年限较久的空调发出此噪声在合理范围内,并提出了三种降噪方案:一是更换一台匹配的空调压缩机,二是单独更换空调外机;三是里外全都换。但因为每种方案的更换成本和效果不同,截至发稿前,该业主仍在咨询和评估中。

联洋年华园5号楼外景。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洁 摄

现场探访:从地下1楼到地面18楼,都能听到刺耳的空调外机声

9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联洋年华园小区,靠近5号楼前的草坪,就能听到尖锐的机器鸣叫声。投诉的业主表示,这就是邻居家空调外机发出的噪音。

5号楼地面一共19层,记者依次来到地下1楼、1楼、10楼、14楼、16楼、18楼的楼道间,都可以清楚听到该空调外机噪音。和一般空调外机发出的“嗡嗡声”不同,该噪音音调高且刺耳,且由于处在四面封闭式的天井环境中,人耳听到的声音比正常情况下更大。

从下往上数,第二个安装了隔音板的便是16楼业主家的空调外机。 受访者 供图

“我是今年夏天注意到(空调外机噪声)的。”5号楼低层某业主对记者表示,她在小区购房五六年,平时不常住在这里,今年夏天恰好回来居住。在这段时间里,她很明显地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噪声,“有点尖锐、咆哮的感觉,像救护车一样。”该业主关上门窗,记者在厨房(靠近空调外机安装的天井)、餐厅与客厅都能听到尖锐的空调外机运转声音。只有卧室在关上门后情况好一些,她不得不让孩子去卧室写作业。

“这两周居委会和物业登门了好几次,他家也不开门配合。”上述业主说,楼道里邻居一直在配合居委做噪声排查等工作,但16楼的业主不愿配合。

另据5号楼多位业主表示,噪声问题实际从2021年已经产生,但三年来问题一直拖而未决。直到2022年,在邻居投诉下,16楼这户业主请空调降噪公司来安装了隔音板,据其本人在业主群中所述,共花费数千元。同时,该业主还找到空调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检查,当时结果显示空调没有问题。对于噪声源来自他家的空调外机,该邻居持否认态度,并认为是楼栋内多户人家一起开空调导致。

9月1日,16楼住户空调运作时楼道的声音。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洁(00:12)
8月28日,16楼空调不运作时楼道的声音。  居委会拍摄(00:05)

“我们业主群一共提出了两套方案。”5号楼中高层一位业主对记者表示,第一套方案是希望16楼那户邻居将中央空调改装成分体式空调,这样空调外机的声音会减小许多,但改装的工程量会比较大。第二套方案较为简单也是大家都推荐的,即换一台空调外机或找专业人士来修理现在的空调外机。

8月18日,该16楼业主在业主群对为什么不接受第二套方案进行了解释:当时(2022年)咨询过单换外机行不行,技术人员说不建议。如果要换的话,室内每个房间的内机也要同时换,每个房间的吊顶都要拆了重新弄,等于要重新装修。

该16楼住户在业主群内解释为什么没有更换外机。受访者 供图

居委继续调解,民警登门沟通

除了业主之间互相沟通,联洋年华园居委会也在对16楼的业主进行劝解。

记者来到居委会,当天下午值班人员对记者称,小区居委会积极与居民代表、小区物业和花木路派出所沟通,“因为他们(16楼的业主)不认可手机检测的结果,所以我们自行购买了分贝仪,早中晚分别去测试过,并把测试结果发给他家,他家对此结果不予理睬。”

投诉人提供的材料显示,8月26日,居委会工作人员使用专业分贝仪测试了部分受此困扰的02室与03室住户家的噪音情况,被检测住户都关闭自家空调并打开窗户,工作人员站在户内靠近天井的窗边进行检测。检测期间,该刺耳的噪音始终没有停止。

居委会的检测结果显示,低区人家噪音55分贝以上,高区人家75分贝以上。并且,分贝随着楼层增高而增高,在某些楼层达到峰值,明显超出居民住宅区白天噪声值的上限。

然而,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发送分贝仪检测结果,还是找空调公司的检测员,16楼的业主都“不理睬也不听劝解”,派出所民警上门也一度被拒之门外。“有社区民警、社区律师,都能提供帮助。我们居委现在能做的是继续调解,每天给16楼住户拨打微信电话,但也担心他反过来投诉居委会骚扰。”

居委会工作人员对5号楼居民的回应。受访者 供图

由于劝解无效,居委向5号楼居民推荐了曾处理过类似案件的社区律师,社区律师给居委和居民的建议是:调解不成可以走司法途径,司法途径大概率是进行庭前调解。

采访当天,记者遇到来探查问题的花木路派出所两位民警。民警对记者说,他们当天进入16楼业主家中时,恰好遇到16楼业主请来的维修师傅正在检查外机问题,师傅当时的回答是因为空调外机使用年岁太久,内部压缩机有损坏,但一时半会找不到相匹配的部件来替换,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解决该问题。

民警表示,如果一直受到噪声困扰且该业主不愿意配合楼栋其他居民进行调和,那么其他居民可以考虑走法律途径起诉该业主,找第三方机构来证明噪声确实是由该业主家的空调外机所造成,再走下一步司法程序。

9月2日,16楼的业主回应了三种方案。受访者 供图

截至发稿前,由于邻里矛盾愈演愈烈,9月2日16楼业主在业主群回应,其称自家于9月1日请了空调公司的专业维修师来检测,维修师认为年限较久的空调发出此噪声在合理范围内,并提出了三个降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更换一台匹配的空调压缩机,工作量较小,且能保证降噪的效果,但价格较高;第二个方案是单独更换空调外机,由于没有原型号可换,需要去寻找匹配功率的外机,但原管路和室内出风机不匹配,不是十分理想;第三个方案是里外全都换,对房子进行一次大装修。目前,正在咨询和评估这三个方案。

9月6日,投诉人对记者称,9月以来噪音消停了许多,16楼业主也听取楼栋内其他邻居的建议,空调运作时间比之前少了很多,希望该业主与邻居们一起配合,早日解决噪音问题。澎湃新闻记者于9月1日与9月7日登门采访16楼业主,对方均未回应。

噪音问题何时能解决,澎湃新闻将持续关注。

选稿:王珂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