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夏威夷毛伊岛大火背后三点疑问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2023-08-18 18:31:52

近日,美国夏威夷州毛伊岛大火引发全球关注。据美国夏威夷州16日公布的数据,大火导致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11人,仍有超过1000人下落不明。搜寻工作还在继续,死亡人数很可能继续上升。

美媒报道称,这起大火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最致命的火灾。一组卫星对比图显示,这场大火让毛伊岛海滨小镇拉海纳满目疮痍,大量房屋变为废墟,绿植被烧毁,土地被烧成了焦黑色。

这场大火的惨烈程度令人心惊,毛伊岛警察局长约翰·佩尔蒂埃曾提到一个细节,“我们发现的人体遗骸都经历了猛烈到足以熔化金属的大火,要进行快速DNA鉴定来确认死者身份。我们知道鉴定速度要快,但是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因为当我们触碰那些人体遗骸时,它们就碎了。”

这场大火是如何烧起来的?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梳理发现,有三个关键词不容忽视:电线、警报器、供水系统。

电线“纵火”?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场大火是如何蔓延开来的。

毛伊岛是夏威夷群岛第二大岛,岛上人口超过10万。据夏威夷紧急事务管理部门消息,大火始于8日,受飓风带来的强风以及环境干旱影响迅速蔓延。毛伊岛和夏威夷州第一大岛比格艾兰岛都有多处火点。

目前,美国官方尚未公布对火灾起因的调查结果。美国国家气象局将起火原因归咎于强风、低湿度和干旱植被。

但随着火灾调查的展开,一个关键词被多次提及——电线。

当地时间8月7日22时47分,毛伊岛一家鸟类保护中心的一个安全摄像头曾拍到树林里的一道闪光。电力监测公司负责人称,这道闪光有可能是故障电线引起的爆炸,或者是电线接触到了树木或植被。

8日起火当天,毛伊岛拉海纳居民沙恩曾拍摄记录下电线引燃草地的画面。

沙恩说:“我听到街对面‘砰’的一声,紧接着就是地上有‘嗞嗞’的电流声,我一看,那边有根电线弯曲成了弓形,落在干燥的草地上,电线冒出火花,于是就着火了。”

沙恩随后打电话呼叫紧急情况部门,之后几辆洒水车赶到并扑灭了明火。

但沙恩回想起来,火被扑灭之后烟雾仍然持续弥漫,“他们扑灭了火,我们以为一切都已经控制住了,就继续照常生活。但我们都没意识到直到下午,大风一直持续,烟雾一整天都在,我猜这或许是大火重新燃起的原因。”

据美媒报道,已有几家美国律师事务所组成的团队前往毛伊岛,走访目击者并查阅相关报告。初步调查显示,夏威夷电力公司受损的电力设施可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

夏威夷电力公司早些时候曾提到,本次大火发生前,受飓风“朵拉”影响,一些地方的电线杆被强风吹倒。调查团队认为,在高温和大风这种条件下,电力公司本应该及时断电。

而根据夏威夷电力公司自己的说法,他们并没有针对火灾风险的断电方案。夏威夷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木村谢莉说:“如果断电,可能会给有医疗需求的人造成困难。拉海纳地区的水泵也需要电力维持供水,这在当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

据当地媒体报道,三家法律公司已代表受害者对夏威夷电力公司提起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未在强风天气来临前切断供电,怀疑被风刮倒的电线杆引起火灾。

电线杆倒下或其他电网故障产生的火花引起火灾或加剧灾情的情况在美国发生过多次。而夏威夷很多木质电线杆非常陈旧,周围植被繁茂。当地居民和能源专家一直呼吁电力公司加固电网并把更多电线埋在地下。

警报器为何“沉默”?

夏威夷号称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户外联网公共安全预警系统,部署约400个警报器,提醒民众注意自然灾害等威胁。其中,毛伊岛有80个警报器。

但火灾发生时,警报无一鸣响。

回想起事发当天,毛伊岛居民阿卡奈西·沃说:“天空从蓝色变成灰色,再变成了黑色,我们目之所及全是燃烧的火苗。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没有警报,什么都没有。”

另一位毛伊岛居民维尔玛·里德说:“我们身后的大山着火了,却没有人告诉我们……你知道我们何时才意识到着火了?当大火蔓延到我们街对面。”

警报器为何“沉默”?对此,美国政府给出的解释并不一致。

毛伊县县长理查德·比森辩解称,不对火灾发布警报“是为了让居民疏散”。

当地时间8月16日,毛伊县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赫尔曼·安达亚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称“不后悔毛伊岛大火来袭未拉响警报”。

他给出的理由是“警报器主要用于海啸”,“民众接受过培训,一旦警报响起,他们就会寻找地势较高的地方,如果那天晚上我们拉响警报,我们担心人们会逃往山上,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会冲进火海。”

但在夏威夷州紧急事务管理部门的网站上,对警报系统用途的介绍中,火灾也赫然在列。

当地时间17日晚,夏威夷州毛伊县政府通过社交媒体证实,赫尔曼·安达亚“因健康原因”辞职。

这不是警报系统第一次出现混乱。2018年,警报系统误发出导弹警告;2019年,夏威夷警方演习引发虚假海啸警报。

救援为何迟到?

当大火在毛伊岛迅速蔓延时,不仅当地的警报系统“沉默”,当地的供水系统也趋于崩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防工作的展开。

参与前线救火的消防员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在火情肆虐早期,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当地供水始终面临压力,加之对火情准备不足,不少消防栓都面临着无水可用或水压不足的情况,这使得消防部门很难在前期有效控制火情。

毛伊岛居民凯尔·埃利森说:“当消防员出现的时候他们居然没有水,我们只能从马桶里舀水,从冰箱里的水壶倒出来水。”

大火不远处是同样位于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美国在夏威夷的军事基地大部分位于瓦胡岛,那里驻扎着近四万名美国现役军人,但在火灾发生后却迟迟没有反应。直到火灾发生后的第三天,美国国防部才称,动员现役部队资源来协助应对工作。

据美媒报道,政府赈灾工作也存在不及时的问题。有当地居民指出,在大火发生后的最初几天,他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政府工作人员的身影,反而是当地居民在自发组织救援。

当地居民凯·伦尼说:“大火发生后,我们等待着救援的到来,但最初的几天什么都没等来,我们都很震惊。人们都睡在车里,需要援助物资。”

警报失灵、救援缓慢,当地民众对政府救灾不力感到失望和愤怒。

一幅漫画中,居民站在拉海纳的一片废墟旁质问道:“如果面对灾难,我们无法依赖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的保护,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纳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