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社区居民齐动手,“清洁家园—楼道整治”攻坚行动如火如荼
上海黄浦2023-08-17 17:04:09

图片

自本月初瑞金二路街道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洁家园—楼道整治”攻坚行动以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大件垃圾整理清运、公共区域堆物集中清理、破旧墙面粉刷、卫生死角消毒杀菌、闲置物品交换……永嘉、建德等16个居民区陆续向影响社区环境的“硬骨头”发起冲击。

永嘉居民区绍兴路56号、永嘉路15弄,建德居民区建德路1号是第一批开展攻坚行动的小区。8月9日一大早,由街道派出的社区“回收侠”、社区“粉刷匠”队伍以及垃圾分类宣传物料、闲置物品以物换物展台等准备就绪。“居民朋友们,今天开始清洁家园啦~”上午9:00,居委社工手中的小喇叭准时响起,居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把提前整理好的报纸、包装箱、塑料瓶等可回收物送到“社区回收侠”的面前,现场称重结算;有的给邻居搭把手把大件垃圾抬到楼下,搬到街道派来的清运车辆上;有的一边把闲置的电风扇、书本等物品放到以物换物展台上,一边查看展台上是否有自己需要的物品;有的则加入公共区域垃圾清理志愿者的队伍,为美好社区环境的建设挥汗如雨;还有的居民完成垃圾分类投放之后,来到知识问答区“过关斩将”……居民们积极参与之下,垃圾分类、楼道整治、以物易物等如火如荼开展,成为永嘉居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片垃圾分类知识问答

图片可回收物回收

记者从瑞金二路街道了解到,近两年,街道每周四组织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社区面貌和楼道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部分外来人员刚来上海居住,对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尚不熟悉,以及部分老居民出现倦怠情绪、部分楼道清理之后墙面出现脏污或者剥落等情况,导致仍存在一些影响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硬骨头”。

为此,街道整合辖区资源和多元力量,自8月起,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垃圾分类宣传指导、两网融合回收工作,在辖区全面开展“清洁家园—楼道整治”攻坚行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共同担任组长,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带领综合协调组、攻坚整治组、监督考核组、宣传组等下沉至各个微网格,和居民们一起对社区公共空间内的闲置家具电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废弃杂物或可燃物,以小区内乱停放的车辆、无主飞线等进行集中清理;对社区内过期失效或破损的宣传标贴,如过期通知文件、广告以及小卡片等全部清除;对小区道路、非机动车停放点的占道、堆物现象,以及绿化带内占绿毁绿、堆物现象,进行整治;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提升居民分类自觉性,注重分类实效,消灭部分垃圾投放点存在的污染、脏臭、乱扔情况。

图片公共露台整治前

图片公共露台整治中

图片对整治后的公共露台进行消杀

根据攻坚行动方案,永嘉居民区、建德居民区自8月3日起就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小喇叭、楼组微信群对清洁家园行动的相关安排和要求进行了宣传动员,所以才有了8月9日上午居民们在攻坚行动中积极响应的一幕。值得一提的是,楼道整治完成后,由特保力量组成的社区“粉刷匠”登场,他们带着街道提前准备好的涂料等物品,对楼道堆物清理后出现的墙面污损、破损、地面坑洼等情况进行修补、粉刷,“翻新”过的楼道,将通过居民因地制宜开展自治项目进行美化,防止堆物现象返潮。当天的整治行动结束之后,未被居民置换走的闲置物品,经居民们同意,作为可回收物,由社区“回收侠”进行称重结算。

图片楼道整治前

图片楼道整治后,社区“粉刷匠”进行“翻新”

图片面貌一新的楼道

“瑞金二路街道共有40个微网格,本次攻坚行动将以微网格为单位,从永嘉居民区、建德居民区的两个微网格开始,在未来三个月逐步推进,最终实现全覆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以往清洁家园行动相较,此次攻坚行动还特别注重总结巩固攻坚成果,监督考核组将对照各微网格检查验收情况、整治效果维持状况、宣传报道等综合情况,对居民区进行监督考核。“一个月后进行‘回头看’时,若发现有回潮现象,监督考核组将督促居民区进行整改,以维护攻坚行动的成果,确保为居民们持续构建安全、舒适、美丽、和谐的居住环境。”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实习生 张立锐 指导老师 宋梅)

作者:宋梅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