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被网红博主举报停课后,网民留言“还新东方公道”,杭州市教育局回应
央视网综合2023-08-17 16:47:41

近日,

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消息,

有杭州网民留言

“还新东方公道,

恢复高中生补课”。

对此,

杭州市教育局答复称,

校外培训机构

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

组织学科类培训,

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

参照执行。

01

网红举报新东方停课

8月4日起,

有视频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系列视频,

称新东方存在“违规补课”,

并有线上进行学科类培训的行为,

违反了国家“双减”规定

并将其举报至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

10日,

“杭州新东方全面停课”

“网红称要让补课行为在浙江断根”

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11日晚间,

该视频博主再次发布视频称,

杭州拱墅区教育局通知他已同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

正介入调查举证。

杭州新东方客服8月11日表示,

杭州新东方已全面停课,

恢复时间待定。

有该校学生称,

杭州新东方已把

暑期班剩下的课程学费退还给了家长,

开学前不会再开课了。

随后,

记者登录新东方学校官网发现,

目前网站首页的课程包含

素质素养、游学营地、国际教育、小语种、

大学考试、留学申请、英语学习

和职业考试几大分类,

并无中小学课程产品。

同时,

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先后拨打了

北京、上海、广州的新东方客服电话,

询问有无中小学课程培训,

得到的回答都是

“没有学科类培训,只有素质教育”。

02

教育局回应

据前述杭州网民的留言称,

教育局查停新东方补课,

背弃了杭州乃至浙江历来的开明形象。

新东方补课也是高中补课,

完全不违反国家的政策。

“为什么一个人投诉,

就干一个出力不落好的事情呢?”

同时要求解释

查办新东方高中补课的法律或政策依据。

8月14日

杭州市教育局对此进行答复,

答复意见原文如下:

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同时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明确规定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二是自“双减”以来,我市面向中小学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除滨江区还有4家外,其他所有面向中小学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均已注销,不再具备开展中小学学科类培训(含高中段)的资质。

同时,

8月10日,

有自称高一学生家长的网友留言称,

查处了新东方,

会有更多的人转为地下补课,

网红干翻一家企业,

“让杭州的普通孩子补不起课,

不是更加不公平了吗?”

对此,

8月16日,

钱塘区教育局回应称,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

更多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并且为了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让教育回归到学校。

03

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是否违规?

今年7月,

教育部与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提示,

“凡暑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

均属违规培训”。

但对于高中学科类培训究竟是否违规?

各方观点不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工作人员表示,

高中主要是参照《意见》执行,

如何参照需根据具体细节。

“双减的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只要是自愿,

不是学校集中统一强制性的补课,

从我个人的理解,

这个应该不属于违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称,

高中学科类培训应也算违规,

但与义务教育阶段是有分别的,

后者的监管应更加严格。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则表示,

目前没有明文规定

高中阶段需严格按照《意见》进行监管,

与小学、初中相比,

高中学校不均衡情况更严重,

艺考生、体育生、高复生的差异化情况也比较复杂。

04

各方态度

此前,

前述视频博主称,

举报提前补课是因其会造成教育不公平。

对此网友们观点不一,

有人支持举报并赞同其观点。

但也有反对声指出,

举报者的行为只会导致补习费继续上涨,

只要提前补课的现象整治不完,

就不可能做到公平,

认为网红此举是

“断了普通家庭孩子们的进步之路”。

有在新东方上暑期英语课的高三学生表示,

“(身边同学)基本上都在补课”,

并跟记者分享了新东方班群里的一张截图,

许多学生家长对举报行为表示不满。

一名在杭州新东方某校区上课的高二学生称,

自己暑假后期上课,

其他同学都上完半个学期的课了,

“(我的课)被停了当然会和其他同学有差距。”

杭州一所市重点高中的老师表示,

“学生和家长有需求”

“利用教培机构查漏补缺、提升自己,

是个人选择,

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

在2022年6月曾发文称

新东方的主业还是教育。

在被网红举报前一个月,

他在演讲中表示,

自己赞同“双减”政策,

但是现在孩子们并没有真正地减压减负,

坦率来说,

自己对此也没有办法。

该事件后,

上述视频博主成为舆论的焦点。

8月14日,

该博主在新疆直播带货遭群嘲,

有商家称客服受到网友的语言攻击,

甚至被骂哭。


选稿:王珂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