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科普|高血压患者易忽略的细节“餐后低血压”,如何干预?
澎湃新闻2023-08-15 17:09:00

当前,高血压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老年人的常见症状——餐后低血压(PPH)却往往被大众忽略。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老年人主诉饭后出现头晕、乏力、犯困、黑矇,甚至心绞痛、晕厥、跌倒等情况。其实,他们的这些症状很多是由于餐后低血压所导致。

餐后低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身上,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们,更应该注意餐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一、何为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老年人常见而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血压较餐前明显下降,下降严重且急性者可出现黑矇、晕厥、跌倒,甚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三餐中以早餐后的餐后低血压为著,其次为午餐,晚餐后较少发生。餐后低血压的患病率一般在29%—70%,不同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很大差异,普通社区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较低,高龄、住院患者及合并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群较高,个别报道可达80%—90%。

餐后低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非常大,可能导致老年人晕厥、跌倒、外伤、卒中、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及全因死亡增加等伤害,也降低了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有哪些表现

餐后低血压患者可有不同临床表现,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轻者可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嗜睡、胸闷、恶心、跌倒、视物模糊,重者可出现中风、一过性黑矇、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三、哪些老年人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瘫痪、多系统萎缩、阿尔茨海默病,以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人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四、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多种因素可导致老年人易患餐后低血压,如以下:

(1)年龄:无论健康与否,老年人都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增龄导致血管弹性减退,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心脏功能减退,交感神经受损,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对血压调节能力减弱,故易导致老年人群发生餐后低血压。

(2)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那些餐前基础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或餐前血压高的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由于长期高血压促进全身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可造成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不能对餐后血压的下降进行快速有效的调节。

(3)食物:高碳水化合物、膳食量大、进食热食,导致胃肠道及胰腺分泌多种激素,胃排空加速,胃血管反射减弱,胃肠道血管扩张,内脏血流增加,引起血压快速下降,容易导致餐后低血压。

(4)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低、消瘦的患者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5)药物:老年人体弱多病,常服用一些心血管药(如降压药、利尿药)及抗帕金森病药物,这些药物可影响老年人的餐后血压。

(6)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氧自由基、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使血管结构改变,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从而使血压波动增大。同时吸烟加重患者大动脉硬化的程度,使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有关。

(7)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如患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帕金森病等,也会对老年人的餐后血压造成影响。

 五、如何诊断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

(1)进餐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大于或等于20mmHg。

(2)餐前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低于90mmHg。

(3)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

符合以上3条之一者并排除由其他原因导致的低血压(脱水、自主神经系统病变、药物等),即可确诊。

患者餐后血压最低值通常出现在餐后35~60分钟,部分患者可延长至120分钟。

 六、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如何干预

(1) 非药物治疗:餐前适量饮水或者绿茶,总饭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进餐频率,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进餐后保持卧位或者半卧位,都是可以采取的措施。

(2) 目前临床上对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

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内脏血流的增加,从而减少餐后血压的下降程度,其治疗成功率达63%,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肥胖的患者。

二肽基肽酶4(DPP-Ⅳ)抑制剂:如维格列汀,可减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降低餐后血糖,改善餐后血压下降。

奥曲肽:它可通过抑制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加内脏和周围血管阻力,缓解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及自主神经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压降低。但奥曲肽成本较高,且有一定副作用,故其使用有一定限制。

咖啡因:为中枢腺苷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止内脏血管扩张,改善餐后血压下降,如餐前饮400毫升绿茶是可以尝试的。

古尔胶:是一种古尔豆内提取的多糖物质,可通过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防止餐后低血压,比较适合于需饮食控制的2型糖尿病和口服糖耐量异常所致餐后低血压患者。

升压药:可通过提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液回流,可减轻约25mmHg的餐后血压下降。

 七、老年人如何预防餐后低血压

首先,应加强老年人血压监测,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全天连续监测血压,较好地测量血压水平、血压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及晨峰值,血压变异性等指标。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出预防。

(1)低糖类饮食: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最快,诱导胰岛素释放作用最强,容易导致餐后血压下降。建议混合饮食,改变膳食成分,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少食多餐,避免饱餐:可减少血液向内脏转移,从而降低餐后血压下降的幅度。

(3)避免过热饮食:最适宜温度40℃~45℃。

(4)避免进餐时饮酒:饮酒可致全身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5)饮水疗法:在基础疾病允许的前提下,餐前饮水400毫升左右,可有效减少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尤其适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

(6)警惕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若有些老年人的餐后血压降低明确为降压药引起的,应及时去医院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降压药物的品种或用量。

(7)餐后运动:症状轻微的可在餐后20—30分钟开始,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适当运动,但应避免过急过快过猛的动作,不适合运动的老年人应处于休息体位。

因此,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餐后低血压的发生与许多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控制患者的血压波动水平,有助于改善餐后低血压的发生,从而减少对老年患者的伤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