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水墨云纹”迷彩+192短突,武警新疆特战部队有点不一样
东方网2023-08-15 15:29:12

图片说明:成林(中) 央视《军事报道》截图

东方网·演兵场8月15日报道:昨日,在央视《军事报道》栏目播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成林的个人先进事迹报道。武警新疆特战某部全员换上了短小精悍QBZ-192短管突击步枪,再配合上精神干练的全套21式作训服,顿感气宇轩昂、英姿焕发,尽显新时代精锐部队本色。

图片说明:QBZ-192短管突击步枪 央视《军事报道》截图

和21式作训服一样,隶属于20式枪族QBZ-192短突击步枪,都是我军近年来军事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所谓20式枪族,即20年开始在全军大量列装的十几款枪械,包含但不限于手枪、冲锋枪、突击步枪、精准射手步枪、班用机枪、重机枪以及多种口径的狙击步枪等等。

图片说明:QBZ-192短管突击步枪 央视《军事报道》截图

以这次新疆军区某特战部队装备的,QBZ-192短管突击步枪为例,这款步枪和QBZ-191型标准突击步枪为姊妹型号,两者间大部分部件都可以实现对换,最核核心的区别就是在于枪管长度的不同。其最早亮相是在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当时的受阅方阵中如火箭军特战队在内的特种部队都配备了该枪,其做工精良、紧凑精悍的外形给军迷们留下深刻印象。

图片说明:QBZ-192短管突击步枪 央视《军事报道》截图

那么,为什么要研制QBZ-192和QBZ-191两款差不多的突击步枪呢?因为考虑到不同部队的实际作战方向有别,特战部队更需要体积更小的轻武器,以往我军那种“一杆56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我军对战争的深入研究,武器都是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再不断迭代,例如95式枪族中,就已经开始研制枪管更短的95短突击了。

图片说明:央视《军事报道》截图

具体来看,射程短、体积小的短突更适合特战分队使用,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更灵活、更便携。先来谈谈灵活性,短枪管的指向性好,意味着在近距枪战、突发交火等情况下,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把枪指向敌人,扣动扳机进行反击或者压制。此外,更灵活的枪身也更适合在狭小、逼仄的环境中射击,如巷战交火、载具射击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图片说明:短突更利于快速拔枪射击 央视截图

再来谈谈灵活性,特战力量执行远程任务时所用的载具多讲究隐蔽性,常常采用通用直升机或者轻型装甲车辆、小艇,枪管太长是有碍运动的,所以尽量使用短小型武器。不仅如此,短枪管战术性更好,更加有利于加挂附件后的操作。

图片说明:QBZ-192短管突击步枪 央视《军事报道》截图

当然,标准步枪改短突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初速低、射程短、枪焰大等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都在逐步解决。一方面,随着发射药、材料工艺和枪口消焰技术进步,短突枪口焰、后坐力增大以及火药燃烧不完全、残渣多等问题基本解决。而另一方面,在现代战争中,特战部队的交火距离普遍在百米甚至是几十米内,短突完全可以覆盖。

图片说明:央视《军事报道》截图

看到这里,心细的网友或许已经发现,从上述几张视频截图中不难看出,武警们穿着的21式作训服和解放军的21式作训服与有明显区别。在继承了解放军21式作训服人机好、面料优、设计强的同时,武警21式作训服还使用了军种独有的迷彩,和解放军的“星空迷彩”形成了鲜明对比。

资料图:“水墨云纹”迷彩作训服细节

官方公开的资料显示,这种名为“水墨云纹”的专用迷彩综合运用多种迷彩技法,将象征武警传统的“橄榄绿”等色彩融入伪装色彩中。这种迷彩图案既能体现武警部队传承,丛林当中更有利于隐蔽,也更贴近实际作战的需求。

事实上,武警特战部队一直有使用“特殊”迷彩的传统。例如之前例如配发各地武警特战部队的12式武警特战作训服,就采用了大名鼎鼎的“虎斑迷彩”。

资料图:“虎斑迷彩”(中)和“星空迷彩”

在2019年大阅兵之前,12式武警特战作训服可谓是给精锐特战部队的优秀装备,一直被视为我国自行设计的最好的一套作训服。特别是其夏季作训服中还引进了“蛙服”,一直是众军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资料图:“水墨云纹”迷彩上的小彩蛋

对了, “水墨云纹”这套武警的迷彩,还藏有一个“魔鬼细节”,微缩版的“中国版图”遍布在迷彩服的各个地方,你发现了吗?

作者:夏阳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