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皮肤病“发物”知多少?知己知彼方能远离“发病”
浦东发布2023-08-15 14:10:01

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皮肤病也不例外,无论是疾病的治疗还是预防,饮食调控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皮肤病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取得明显效果时,却因为一时的不忌口而前功尽弃,从而加大了治疗的难度。所以当我们的皮肤出现健康问题时,需要重视饮食调控,避免食用“发物”,这样才能避免病情的加重。

很多患者表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皮肤科就诊结束前往往会听到医生提起有关“发物”“忌口”等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那么皮肤科医生常说的“发物”究竟是什么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莉医生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关于皮肤病“发物”的那些事儿。

所谓“发”,即诱发、引发、助发;“发物”,顾名思义,即富有营养且有较强刺激性,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在中医的角度上认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这就是食物的“食性”。如果不懂食性,那么对某些特殊体质的人来说就会诱发旧病,加重已发疾病,削弱药力,这是食物的“发性”,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发物”。中医认为“发物”多是具有辛温发散、温燥助阳、荤腥腻滞之性的食物。

那么,生活中常见的“发物”到底有哪些呢?

(1)动火发物:指使人体产生火热性现象的食物,如烟酒、葱、姜、蒜、韭菜、辣椒、胡椒、牛羊肉等温热、辛辣易助热动火、伤津劫液的食物。这类“发物”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者不适合吃;但对于寒性体质(即阳虚体质)者来说,吃这些食物往往有驱寒益阳的作用,有助于驱除体内的寒气,所以具体还要因人而异。

(2)动风发物:所谓“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动风发物”常指具有升发、散气之效的食物,如海鲜、鱼、虾、蟹、鹅等易使人生风、疾病扩散。但鱼、虾等海鲜类食品对于无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因其富含优质蛋白质,是身体必备的营养物质。

(3)助湿发物:指影响脾的运化,助湿生热的食物,如饴糖、糯米、油肉等肥甘厚腻之物。对于脾胃虚弱、痰湿体质等人群,“助湿发物”都不适宜多吃。中医讲“甘能令人中满”“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甜食会影响脾胃功能,油腻易生湿热,而产生疔疮。但是,“助湿发物”并非绝对不好,例如糯米对于中气不足的虚弱人群有一定补益作用。

(4)积冷发物:指具有寒凉润利的特性,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脏腑阴寒加重的食物,如西瓜、雪梨、冰糕、柿子等食品。一般脾胃虚寒、寒证体质等人群不宜多吃。但是对于湿热体质的人群,"积冷发物"是比较好的降火良方。“过犹不及”,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宜过食寒凉食物,以免过度伤阳。

(5)动血发物:指能伤络动血的食物,如胡椒、桂圆、羊肉、白酒等。此类食物多具温热性质,易迫血外出,一般对于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不适合食用。不过,这些食物有非常好的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疗效,可用于防治血瘀症患者。

(6)滞气发物:指能妨碍气机的升降和运行之品,如大豆、芡实、红薯、羊肉等,这类“发物”有滞涩阻气的作用,不易消化会导致气机阻滞不畅,特别是对于脾胃虚弱者。不过,这些食物不少都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对于脾虚型人群有一定食疗效果。

“发物”的范围其实很广泛,几乎涉及大家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与其对“发物”处处警惕,不如好好认识“发物”,正确对待“发物”。就像“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同一食物可以给人治病,也可以令人患病。所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忌口的食物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谈谈在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过敏性皮肤病(包括急慢性荨麻疹、湿疹、各种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建议不吃或少吃海鱼、虾、蟹等食物以及鸡肉、牛羊肉、狗肉、鹅蛋等,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若属热证者,酒、辣椒、油炸食品等辛辣刺激之物建议不吃,芒果、榴莲、荔枝等温燥类的食物建议少吃;若属体内有湿者,最好忌食豆类、薯类、油腻食品,如油糕、荞面、芡实、芋头等。除此之外,食用菌类如蘑菇、香菇等,过食这些食物,易致动风生阳,中医认为风邪是容易诱发皮肤病的,而且瘙痒大多与风邪相关,注意还是要少吃。

(2)色素性皮肤病(包括白癜风、黄褐斑、雀斑、日光性皮炎等):建议不吃或少吃莴苣、茴香、苋菜、香菜、芹菜等光敏性蔬菜或柠檬、菠萝、无花果等光敏性水果,以免诱发皮炎或加重色斑。

(3)红斑鳞屑类皮肤病(包括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等):由于此类疾病多属体内有热,建议忌食辣椒、白酒、羊肉等热性食物。考虑银屑病患者中医证候复杂,忌口又因人而异,若中医辨证属虚寒者,可以适当吃一点牛羊肉,缓解体内寒湿,以补益阳气。

(4)脱发类疾病(包括斑秃、脂溢性脱发等):发病早期建议忌食辛辣食物,到了后期,若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或肝肾不足者,建议适当多吃核桃、大枣、羊肉等。

(5)炎症性皮肤病(包括痤疮、毛囊炎、脓疱疮、疖肿等):此类疾病多属热证、实证,应当忌食烟酒、鹅肉、牛羊肉、辣椒、大蒜、竹笋、葱、韭菜、香椿、芒果、榴莲等,这类食物主要还是以温燥为主,容易诱发疮疡肿毒,对于患有炎症性皮肤病的患者来说,会加重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也需要注意少吃此类食物;同时还建议少吃或不吃高糖、高脂、高油类食物,此类食物容易加重皮损炎症,不利于病情恢复。

当然,皮肤病患者饮食禁忌并不是绝对的禁止食用“发物”,《黄帝内经》中提出“无令多食”,即指患者可以食用,但不能越过病情的需要,饮食要有相对的度,并不是绝对的禁忌。也有现代医家认为,在年幼时适当地进食少量易致敏食物,并在机体耐受后逐渐加量,或可相当于脱敏治疗,在患者成年后减轻其过敏症状。临床上,对皮肤病患者的饮食进行长期过多的限制,不仅不利于疾病的好转,反而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使皮肤中的酪氨酸活性降低、蛋白纤维被破坏,从而易使皮肤粗糙、皲裂、伤口不易愈合等。现代研究表明,例如鱼虾、海鲜等皮肤病患者常见的“发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对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得了皮肤病怎么忌口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患者平素没有过敏体质,吃什么都不会过敏,对皮肤也没有任何影响,那就没有必要忌口,但若患者自身皮肤抵抗力较弱,平日即有过敏体质或有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家族史,而且皮损比较严重,那么就要尽量避免食用相关的“发物”了。如果发现皮肤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皮肤科进行治疗。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