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宝山样板 绿色先锋 | 宝莱特:“光储充检” 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助力城市节能减排
上海宝山2023-08-12 13:39:3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宝山区始终牢记“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坚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闯出老工业基地新时代现代化转型的新路。在此,我们推出宝山区2023年首批绿色低碳转型优秀案例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走进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感受“绿色先锋”力量。

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广泛普及,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市场需求更加旺盛,其经济、低碳的优势深受市民喜爱。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降碳减排、提振经济的战略举措,但对电网系统输电和发电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宝莱特“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站”破解了这一难题,集可再生能源接入、能量存储、电动汽车充电、电动汽车检测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了绿色清洁能源的有效应用,为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提供可靠保障。

图片

能源系统智能化实现绿电调度优化

宝莱特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站于2022年7月在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园——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内投入运营,该站也是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站”充电设施。

(一)“光”——光伏系统

充电场站车棚顶部铺设了800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绿电约12万度,所发绿电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电能的补充,最大程度上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二)“储”——储能系统

场站拥有3套宁德时代车规级磷酸铁锂电芯的储能系统,每套储能系统搭载824kWh电池。配网资源不足时,储能对电能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解决了城市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电网扩容问题。

(三)“充”——快充系统

场站搭载42座160kW-180kW直流充电桩,单枪具备快充功能,将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时间缩短至30分钟,有效缓解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四)“检”——能源管理系统及电池检测系统

宝莱特智能光储能源管理系统可根据时间段及天气情况自动调整光伏、储能及充电设施的相关参数以调整最佳状态。车辆充电时可实现云端电池检测,充电结束后可获取电池检测报告,清晰了解车辆健康状况。

图片

能源管理精细化助力低碳减排

宝莱特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站在上海机器人园区经过一年的运营已实现光伏发电量约11万kWh,成功为20余万辆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快速充电服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9.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3吨,减少碳粉尘排放约30吨,节约标准煤约44吨。储能设施放电量约129万kWh,通过削峰填谷,大大降低了对机器人园区的电网负荷,并以2050kW的电网配电容量,创造了原本需要5000kW甚至更多电网配电才能满足需要的场景。

图片

能源利用科学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站“即发、即用、即储”的模式可以降低充电损耗,不仅解决了电车用户充电难、充电久的问题,还可以在节省配电增容费用的同时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电容量不足,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另一方面,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站不仅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的绿色电力补充,各类高速公路服务区、居民社区、机场、大型停车场、公交车站、出租车场等也能最大限度利用建筑的空闲面积,有效解决在有限土地资源里配置电网的问题。此外,与“光伏+交通”模式结合,还可以改造高速沿途的加油站和休息区,增加绿电比例。

图片

创新宝山智慧,开启能源新趋势。未来,宝莱特将坚持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技术相互结合,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及相关配套产业,推动城市新型节能减排及低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宝山正在加速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坚持以能源结构升级再造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绿”而行,为建设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添砖加瓦。


选稿:马骏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