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设摊经营“烟火气”与“文明范”能否兼顾
文汇网2023-08-09 11:41:27

世博淞园.jpg

世博淞园市集,摊位主理人李杰用“先抑后扬”来描述设摊的心境变化。其摊位主要售卖咖啡,“起初觉得麻烦,不解市集的审核流程,也嘀咕规则为何如此严格,商家要登记证件、食品渠道信息,过程中还要应对审核、在摊位出示公示牌……”不过,练摊几番后,他体察到规则前置的重要。

这个盛夏,沪上社区公园、滨江岸边、街头公共空间等各类市集涌现,考校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颗粒度。全市层面,《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试行)》于近日试行,鼓励各区进行探索的同时,明确要将设摊管理纳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开发务实管用的应用场景……建立从发现到派单处置的全链条业务流程,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眼下,各区正探索搭建应用场景,压实责任、强化协同。市政府办公厅城运规划处处长沈金波表示,“这需要协调各方力量,保障安全、有序、干净又不乏烟火气。”

“背后的协调需要花大力气。要让‘一网统管’在设摊经营中真正发挥作用,需满足标准设定、数据共享以及部门有效承接这几个必要条件。”市委党校数字政府建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勇这样注解。

222.jpg

世博淞园市集,摊位公示《备案信息公示》、《“世博淞园”临时设摊信息公示牌》

标准

在世博淞园市集,摊位若出示一张营业执照复印件,远达不到“上市”要求。

市集主办方思库(浙江)文化传播总经理许欣儿介绍,“该市集没有商场综合体可以依靠,属于白手起家。但占地面积有1.8万平方米,要招商100多个摊位,如兼顾引流和安全,必须有强有力的规则支撑。”

譬如售卖食品的商家,要提前登记《食品经营许可证》《酒类经营许可证》《健康证》以及相应食品渠道信息,并满足上述所有规定。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及城管审核后的商家,需获得《备案信息公示》及《“世博淞园”临时设摊信息公示牌》之后才能设摊。市集方要求商家将公示牌张贴在摊位醒目位置;同时所有品牌需明码标价。

在黄浦区,这些对标准化的探索已成为明文写入《黄浦区临时设摊实施意见(试行)》。“规则先行划出红线利于商家,便于‘一网统管’全链条处置时明确责任主体、管理过程中有依有据。”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局长周健解释,《实施意见》综合多方需求明确了诸多概念,比如“设摊经营范围应与既有商业布局不重叠,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我们要求相关经营主体对临时设摊方案进行公示,若原有业态商铺没有异议,再请区市场监管局公平竞争科进行讨论审核,予以备案。”再比如,《黄浦区“外摆位”实施意见(试行)》对“外摆位”的设置区域及时间、业态、设施设备等作出明确规范。

“将临时设摊管理纳入‘一网统管’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需要大量基础工作进行铺垫。我们正努力实现网上备案,多方共同制作设摊区域分布图,方便城运中心根据备案信息进行判断,让投诉处置有据可依,实现及时预警、分类派单、一键指挥、快速整改的闭环管理流程。”周健说。

000.jpg

奉贤区南桥镇沈陆中心路管控点位

机制

奉贤区南桥镇沈陆中心路,设有一处设摊经营管控点位。此处距离沈陆村以及南桥镇中心城区都很近,曾经绵延百余米、天然而成的“马路菜场”如今成为容纳100个摊位,自产自销蔬菜瓜果的合法管控点。

沈陆村的沈伯和老伴常赶早市,家中地里新鲜采摘的瓜果销量不错,“这里有大棚、桌台,好过原先的风吹雨淋,也觉得安心”。

眼下,奉贤区对设摊经营管控点和疏导点有了更高期待——满足公众对便利的需求,以期形成长久生命力。

“关键是了解供需。”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勤务指挥科负责人吕文晗阐释,一方面合理设置管控点摊位和农户数量的匹配情况,便于在前端设定开市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将这些信息对接到市城管部门的上海“摊”服务地图,帮助市民实时掌握点位动态,就近采购。

“目前已完成选址的管控点(疏导点)均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记。通过区级‘一网统管’云场景,将相关数据汇聚接驳至区城运中心。各相关部门可随时通过视频开展线上云巡查,确保各点位经营管理有序、市容环境秩序整洁。”吕文晗介绍。

“数字化赋能监管更重在服务。”杨浦区城管执法局指挥中心负责人张雯晨说,比如外摆位占道,市民会投诉影响通行;商家进货量增大,运输车频次增多,要充分考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我们逐一跟申请外摆的商家进行沟通,提出指导意见帮助他们形成更周全的方案”。

眼下,杨浦区已在全域58家星巴克咖啡馆中遴选出28家符合外摆条件的点位,探索“外摆位”。杨浦区城管执法局协调科科长朱洪雁介绍,“我们提建议出方案,甚至帮助修改图纸。搭建平台汇聚多方力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张雯晨表示,“一网统管”平台帮助基层执法力量减负,其真正指向是不断磨合多方诉求,让管理更具人文关怀,符合规定的设摊经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赵勇指出,要准确把握数字治理的限度,观照同传统方式并存的平衡点,“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到守土有责,把该干好的事干好,降低问题发生率”。


选稿:徐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