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新开桥牌、手语课,2023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8月11日报名
上观新闻2023-08-08 19:35:00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项目,2023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即将于8月11日10:00正式招生,9月11日开班,给上海市民带来多彩的夜生活体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8月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秋季班将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为总校,联动设立25个分校和117个教学点,共计143个点位,计划开设390门课程(其中线上24门,线下366门),预计招收学员10000人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新开设的手语课程将为服务残障人士献出一份力量;戏曲水袖外籍班则希望让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新课程打通“琴棋书画”

一直以来,市民艺术夜校推出的非遗类、传统文化类项目受到学员的青睐。今年秋季班,松江分校、黄浦分校、临港国际艺术园分校、青浦分校等都有书画相关课程,杨浦分校还开设了书画项目的两个提高班。

以往,市民艺术夜校的艺术类课程有琴、书、画,但缺少一门棋。今年市民艺术夜校与上海棋院合作,共同开设围棋和桥牌两门课,不仅从课程上打通了“琴棋书画”,也希望打破以往80%以上学员是女性的情况,吸引更多男性市民加入夜校学习。

此次秋季班,市民艺术夜校总校线下开设38门课程,线上5门课程,其中黑池序列舞、桥牌、PPT制作、商务礼仪、手碟、手语、戏曲水袖等均为新增课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培训部副主任陶欣介绍,手语课程邀请残联的老师来教授手语,希望通过课程组成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戏曲水袖外籍班的授课过程中,上海淮剧团的老师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的翻译志愿者协作,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针对多元化需求,奉贤分校及教学点秋季班新增陶艺体验、海派调饮茶等课程,金山分校新增了人文类别的《夜话中国茶》,希望市民在夜校学习知识之余,身心得到舒缓。

徐汇分校秋季班新增了女团燃脂爵士舞、非遗调香技艺、Excel常用技巧、橡皮笔油画提高班等多门课程。闵行分校秋季班更新了手机摄影剪辑、iPad板绘等当下在年轻人群体中受欢迎的课程。针对宠物文化的兴起,宝山分校秋季班特别设置了“宠物友好社交课程”。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老牌书场乡音书苑,今年升级成市民艺术夜校教学点。春季班课程《江南印象》评弹表演初级班学员对指导老师胡文瑾的循循善诱赞不绝口,还有人专门从苏州赶来上课。为回应学员学习热情,上海评弹团将于今年9月在秋季市民艺术夜校中新增设评弹表演提高班,鼓励对评弹有一定兴趣、又有一定表演基础的学员报名学习。

同时,上海数字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云课堂也将于秋季推出15门课程,涉及舞蹈、音乐、戏曲、曲艺、非遗等品类。

把丰富都市资源转化为美育资源

2023年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的分校和教学点位进一步拓展。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是一座以宋庆龄为中心,中外名人荟萃的纪念圣地。作为新加入的市民艺术夜校分校,龄space地下空间是复合教育活动空间,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交通便利,今年提供的三个课程分别是花道初级、钢琴入门和戏剧表演。陶欣介绍,该场馆原本夜间不开放,特地为了夜校而开。除了开设课程,夜校也计划和场馆联动,让市民在课前有机会参观场馆里的红色文化展陈。

今年秋季班普陀区教学点大幅增加,由春季班的1个分校3个教学点,增加到1个分校9个教学点,覆盖了全区大部分街镇。静安区新增“静·邻一家”江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教学点,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课程。徐汇区文化馆分校试点将市民艺术夜校课程送入“生活盒子”新空间,增设了湖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徐汇区工人文化体育中心、乐山党群服务中心、徐虹北党群服务中心、徐汇区育林进修学校5个教学点。长宁分校的开班点位深入各街道社区,闵行分校开拓了莘社区青年中心新教学点等。

黄浦区文化馆分校新增了品南东零距离家园和上海万达瑞华酒店两处教学点。其中,上海万达瑞华酒店成为全市首家承办市民艺术夜校的酒店。“将夜校进一步扩展到旅游景点、酒店等多元空间,希望用文旅结合的形式,让大家有新的体验,拉动文旅消费。”最近,陶欣正忙着为市民艺术夜校8月11日“开票”做压力测试,他发现,近年来市民的学习热情让艺术夜校频频登上热搜,有次热度值甚至超过了“蔡依林演唱会”。

作为“社会大美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艺术夜校”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以来的首个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主要采用延时开放、公益性收费的模式,在晚间时段为18-55岁中青年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大众审美能力,深化“市民美育行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介绍,市民艺术夜校的开设,将上海丰富的都市资源转换为可为市民群众所用的美育资源。多样化文旅资源的参与和加入,进一步拓展了空间场所和美育资源的配置,让人人可以共享“社会大美育”的成果。“让每位市民都学会一门艺术,是最终的理想,但我们还是先从普及开始,让大家都能欣赏美、体验美、感受美。”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表示,聚焦“社会大美育”目标,大力推动全城美育、全民美育、全过程美育、全年龄段美育,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创新文化民心工程,深化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充分发挥上海丰富的专业场馆机构优势,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可为市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