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从扬州到宝山,他们悉心守护“漆上风流”
上海宝山2023-08-07 10:53:05

烈日炎炎,蝉鸣阵阵。位于宝山顾村菊泉文体中心的俞氏百宝镶嵌工作室里,空气却安静得连银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一张工作台占据了工作室的一半,偌大的宣纸上,用线条勾勒着仕女、达官、佩剑武士……各种大小、颜色、质地的石头琳琅满目散置成几堆,有些人物、花草和门栏已经被拼了起来。

图片

图片

这幅待完成的作品叫《龙凤呈祥》。俞平拿起其中一枚已经雕刻完的“古典美女”在灯光下反复端详,不禁陷入沉思:“这是我和他合作的作品,现在只能由我一个人继续了。有时候手不自觉伸出去,以前我要什么东西他都会递过来……”

图片

图片

俞平,漆器制作艺术第三代传承人。而他口中的“他”,既是父亲,也是一生的老师兼挚友——上海漆器和百宝镶嵌技艺大师俞升寿。中国漆器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而今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名漆分别是福建福州的脱胎漆器、江苏扬州的漆器、山西平遥推光漆器及四川成都漆器。

图片

图片

民国时期,不少扬州艺人来沪谋生,其中一位便是俞平的爷爷——百宝镶嵌工匠俞庆荣。父亲俞升寿承其衣钵,在百宝镶嵌制作中不断融入本土元素和材料,延续传统工艺的过程中逐渐独成一派,形成俞氏百宝镶嵌制作特色,创作作品多次荣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屡屡用于外宾礼品之用。

图片

图片

图:百宝镶嵌技艺始于明朝扬州,初时材料以珍珠、珊瑚、玉石、玛瑙等名贵之物为主。根据所用材料的质感、颜色等特点先制出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图案,镶嵌在漆器或木器上形成五光十色的装饰品。

漆器镶嵌则是漆器制作技艺和百宝镶嵌制作技艺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复杂技艺,涵盖美工设计、木工、漆工、镶嵌、开纹、描金等工序,整体制作难度非常高,也为它的传承带来很大困难。

图片

图:上海漆器由扬州漆器派生而来,其中以漆器镶嵌制作技艺最为著名,也是上海漆器的代表性品种。

在上海,可以独立完成漆器镶嵌作品的仅有俞升寿和其子俞平一脉。用俞平的话说,“上海漆器的传承脉络,与俞氏家族的技艺传承高度合一。”

图片

图片

自1964年开始,俞升寿受政府委托,举办漆器和镶嵌工艺学习班。天南海北来相会,其中就有赵秉科、俞金海、汪培坤、甘而可、奚建辉等一批中国漆器制作的中坚力量。

1974年,俞老从上海漆器厂调到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精耕百宝镶嵌的革新和传承,而后和儿子俞平一起在宝山开设百宝镶嵌工作室,通过不断的创作和商贸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图片

图片

带我们领略完《四大美女》《月宫嫦娥》等一系列俞氏漆器镶嵌艺术珍宝后,俞平拿出一个乍看其貌不扬的漆盘——这是当年上海漆器雕刻厂被“小绍兴”收购时的纪念盘。“藕断丝连”的图案上,用螺钿镶嵌出“他日相呼”四个字。俞平不无唏嘘地说:“这记述着上海漆器曾经有过的悲壮时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2月,还有不到几个月就满90岁的俞升寿大师在上海病逝。“慢工”和“细活”如何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得以存世和传承?睹物思人,俞平又开始了手头的工作,“一点一滴去做吧,去完成老爷子们的心愿。‘他日相呼’不仅是他们那批手艺人有朝一日重聚的良愿,也是上海漆器有朝一日能够重回顶峰的真情呼唤。”

(来源:上海宝山)

作者:龚春平 马萧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