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科普|夏季食物中毒高发,这些防治知识一定要知道!
东方网2023-08-04 17:12:35

这几天,夏季食物中毒的新闻频频冲上热搜,前两天有“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1死1伤”的新闻,近两日又有“吃了发苦的香瓜,夫妻俩双双住进了医院”的报道。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要知道一些防治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才能科学饮食,安然度夏。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细菌、毒素、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5类。⑴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食用了变质的禽肉、鱼、奶、剩饭等引起。⑵细菌真菌毒素中毒。是由于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的细菌或真菌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们食用了这种毒素发生的中毒。两名女子吃凉皮后1死1伤,就是凉皮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米酵菌酸毒素导致了食物中毒。⑶动物性食物中毒。指食用动物性食品引起的中毒,主要是动物体内毒素引起。常见的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⑷植物性食物中毒。指将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或者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引起的中毒。如食用毒蘑菇、发芽的马铃薯、苦杏仁、桐油等都可引起中毒。吃了发苦的香瓜而中毒就是因为发苦变质的香瓜里存在有毒的葫芦素,会导致人恶心、呕吐、腹绞痛、脱水等食物中毒症状。⑸化学性食物中毒。指食用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如农药、老鼠药等常用的毒药可能混入食物,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如何诊断?

⑴临床表现:发病急剧,潜伏期短,病程亦较短,多数食物中毒以胃肠炎症状为主要表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常为阵发性肠绞痛,腹泻常为水样便,至多时一天可达到十几次。某些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以达到38.5℃以上,某些患者伴有畏寒寒战,还有乏力、胃口差等表现。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某些食物中毒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⑵与进食的关系。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发病者均是食用者,并且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的依据。 

⑶食物中毒的诊断机构:食物中毒患者的诊断由食品卫生医师以上(含食品卫生医师)诊断确定;食物中毒事件的确定由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确定。 

食物中毒在家中发病,该如何紧急自救?

⑴简单判断是否发生食物中毒。在外出就餐或在家中食用变质、不新鲜的食物后数小时,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乏力等,尤其是同食用过某种食品的患者共同发病且症状类似,则要考虑为食物中毒,建议立即至医院就诊。 

⑵在家中的简单急救。①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初期可服用凉开水,若上吐下泻较严重,可适当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可以采用自制补液盐的办法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方法是取白糖10克(约2茶匙)加食盐1.75克(1/4茶匙量),加入500毫升温开水中饮用或者米汤500毫升中加入食盐1.75克。②避免使用止吐药、制酸剂和止泻药。如胃复安等止吐药、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制酸剂以及易蒙停、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因为食物中毒很多时候建议通过呕吐及腹泻尽快排出体内毒素。③建议暂时先禁食。若一定要饮食,建议先食用米汤等流质或清淡半流质如稀饭等,绝对避免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品。④建议保存可疑食物。怀疑食物中毒时建议保存可疑食物,在就医时请携带可以食物,必要时应携带呕吐物、排泄物等以方便医生诊断和治疗。 

食物中毒的治疗

患者到了医院,医生在诊断为食物中毒后,该如何治疗呢?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⑴洗胃、导泻及血液透析。如果进食时间不长,给予生理盐水洗胃及服用泻药导泻等方法尽快将食物排出体外。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比如出现休克、昏迷等症状,也可在稳定生命体征的情况下给予血液透析进行解毒处理。 

⑵使用解毒药物。某些药物或化学物中毒有特殊的解毒药物,应尽早使用,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可采用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等解毒。 

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采用静脉补液补充氯化钠、林格氏液、葡萄糖等液体,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加快体内吸收进去的毒物排泄。 

⑷对症处理,患者如果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应用胃复安止吐处理,也可应用山莨菪碱、东莨菪碱解痉止痛。 

⑸抗生素治疗。若食物中毒系细菌感染引起,可予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食物中毒的预防

⑴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的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⑵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商标等。 

⑶不吃可能含有毒素的食品。如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长期浸泡的米皮、面皮,有苦味的葫芦、丝瓜、香瓜等,毒蘑菇、发芽的马铃薯、苦杏仁、桐油、生豆浆以及如河豚、有毒贝类、鱼胆、含高组胺鱼类等。 

⑷尽量不吃剩饭菜。蔬菜、海鲜等食物尽量不剩,剩饭、剩的甜点心、剩的肉制品等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接触不干净或污染的食物或其它物品也要勤洗手。 

⑹尽量少在餐馆吃烧烤、火锅、海鲜等易致肠道感染的食品,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⑺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作者简介:

赵旭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擅长于各种复杂性、难治性感染病的诊断治疗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赵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