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探索】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徐霞客都“点赞”
上海长宁2023-08-03 16:23:31

图片

说到上海的山,你能说出几座?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佘山了吧。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401公顷,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从1993年至今,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走过了建园三十周年的历程,九峰十二山自然风光优美,环境幽静,绽放出独一无二的海派之美、生态之美。

九朵芙蓉堕淼茫

图片

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上海西郊松江境内,于1993年6月由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距市中心30公里,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胜地。

图片

1994年8月,时任国家林业部部长徐有芳为佘山国家森林公园题写园名;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为公园题词“风景这边独好”;2000年12月,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4A”旅游景区。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佘山山脉虽然低了点,但佘山的人文典故、历史渊源却不输他山,为世人所熟知,名闻遐迩。“九峰”分别指的是佘山、天马山、横山、小昆山、凤凰山、厍公山、辰山、薛山和机山。另外,再加上钟贾山、北竿山、卢山,就是所谓的“十二山”。

图片

园内十二座山峰高均不过百米,犹如十二颗大小不一的翡翠从西南趋向东北,蜿蜒连绵13.2公里,使一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现出灵秀多姿的山林景观,形成了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笔下“九朵芙蓉堕渺茫“的九峰十二山独特风景。

图片

明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之《九峰招隐》

九峰何时生成已无从查考,据一些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分析,这是长江三角洲最古老的地质标志,早在中生代后期(约7000万年前),岩浆沿着今松江县西北部一条由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裂线涌出地面,经过风化侵蚀而逐步形成。随着数万年的地质变化、大海的冲积,九峰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成陆中心,直到大约6000年前,开始出现了人类。

图片

图片

陈继儒、徐霞客多次“点赞”

图片图片

陈继儒徐霞客

号称“山中宰相”的明代名士陈继儒就长期隐居在佘山,著有《小窗幽记》《宝颜堂笔记》《佘山诗话》等传世之作。他与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徐霞客曾5次来佘山,4次拜访陈继儒。

图片

徐霞客最后一次历时4年的西南万里行,就是拜访陈继儒后从佘山出发的。

图片

东佘山园内的徐霞客铜雕像

到明清两代,文人骚客们热衷于在佘山九峰建别业,如董其昌在佘山建有佘山草堂,何三畏在凤凰山建有拜石堂,王鸿绪购得李逢甲建于明代的别业改建为横云山庄等等,一时之间,九峰地区成了文人墨客们的聚集之地。

图片

明董其昌《佘山游境图》

根据《松江府志》中的记载,公元1707年,康熙南巡至松江,当时松江的官员设宴款待康熙,其中便有佘山特产的竹笋。康熙品尝竹笋时深感其鲜嫩细腻,并且有股淡淡的兰花清香,顿时大悦。待康熙回到京城之后,他御题“兰笋山”三字的匾额,并派了两位钦差大臣将御匾送到佘山。从此,佘山就有了“兰笋山”的别名。

图片

图片

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

图片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以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观、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渊源流长的宗教胜迹名闻遐迩。目前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景区有:东佘山园、西佘山园、天马山园、小昆山园等,各景区各具风采,又交相辉映。

图片

东佘山园以竹为景,以竹为营,以竹为胜。这里以山间所产竹笋有兰花幽香而闻名。徐霞客的万里之行就起步于此。园内有368级台阶、白石山亭、骑龙堰、佛香泉、兰笋山石碑等历史人文景观。

图片

西余山海拔高度100.87米,占地面积52.50公顷。它以秀丽的自然风光、璀璨的宗教文化、茂密的竹林、俊俏的山峰和雄伟壮观的山顶建筑吸引着中外游客。山顶有一幢红色的建筑物,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主教堂,雄伟壮观,气势非凡。旁有一穹庐型建筑,为上海佘山天文博物馆。

图片

天马山山势陡峭,山体脊线近东西方向,山形如一匹展翅欲飞的天马,传说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护珠塔,又称护珠宝光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护珠塔建在天马山顶,其斜度超越意大利比萨斜塔,被誉为“世界第一斜塔”,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小昆山地处九峰最南端。其山形呈东南西北走向,有南北两峰,南高北低,全山略呈“8”字状,山色圆秀朗润。园内有二陆草堂及读书台、摩崖石刻、九峰禅寺等景观。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