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植物界的活化石 辰山植物园百种珍奇蕨类植物集中亮相
东方网2023-08-01 20:41:35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8月1日报道:8月1日,“蕨”世奇珍——2023年辰山植物园蕨类植物保育成果精品展正式拉开帷幕。

蕨类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陆生维管植物,诞生于距今4.4-4.2亿年前的志留纪,是研究陆生植物起源演化、地貌变迁的理想类群。我国有蕨类植物2400余种,其中近40%为特有种,为北半球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辰山植物园蕨类植物研究与保育团队成立10余年来,致力于全国蕨类植物本底资源调查和活植物引种工作,共收集保育完成登记号申请的有30科108属560余种,其中包含品种28个,变种19个,自然杂交种8个,其中生产温室保种3400盆,蕨类岛约150种逾4000棵,资源圃10种约300棵。在华东地区各个植物园中,达到蕨类种类和数量前列。

2023年辰山植物园蕨类植物保育成果精品展共展出100种珍奇蕨类植物,共24个科。包括水生蕨类、陆生蕨类、石生蕨类、附生蕨类四大类生态类型。

本次展出将展示名贵与珍稀濒危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如:荷叶铁线蕨、笔筒树、金毛狗蕨、对开蕨、桫椤等颇具价值的保护品种,其中七指蕨、密穗蕨、线果叉蕨等更是较为罕见。还有当下风靡一时的蓝星水龙骨、 棉花糖肾蕨、皇冠鹿角蕨、爪哇鹿角蕨、象耳鹿角蕨、深波巢蕨、‘银币’秘鲁铁线蕨等,珍奇的鬼手铁角蕨、华南紫萁 、松叶蕨,以及国内稀有的顶育蕨、软树蕨、蚁蕨等。

辰山研究团队发现并联合云南大学共同发表的新种东南卷柏,以及辰山发现的中国新纪录华日安蕨更是第一次在辰山植物园对公众亮相。展示中还包括叶片奇特、颜色罕见的泰国星蕨、峨眉凤了蕨 、蓝石杉等,都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还有可以吃的蕨类植物毛轴食用双盖蕨,以及水生蕨类如满江红、槐叶蘋、南国蘋等。

本次蕨类展还展示了由辰山植物园蕨类植物研究与保育团队野外采集并制作的蕨类植物标本16幅,其中4幅由辰山蕨类研究团队发表的模式标本首次对公众亮相。

本次蕨类展重点展出了2023年由辰山蕨类课题组在全球翼囊蕨科分类进化上取得突破的翼囊蕨,于2020年发表的新种邢氏水蕨,由辰山保育团队成功繁育的“植物大熊猫”——荷叶铁线蕨,以及由辰山保育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华水韭,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标志着辰山植物园的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水平已居于国内外前列。同时还将首次展出由辰山标本馆拍摄的水蕨、中华水韭、荷叶铁线蕨三种珍稀濒危蕨类植物的精细解剖图。

本次蕨类展与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学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联手协办,共同打造。

一切准备就绪,快来辰山植物园徜徉在这远古而奇妙的蕨类世界,一起领略蕨类多样的魅力,感受古老植物带来的独特体验,发现蕨类的无花之美。

推荐观赏点:共享空间展厅(近2号门)

最佳观赏时间:即日起——8月15日

作者:柏可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