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我们一起为这座百年老厂庆生
上海杨浦2023-08-01 19:54:24

1883年8月1日,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杨树浦水厂落成,正式向外供水,成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让自来水走进城市生活。将近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这座老厂房带着历史印痕与荣光,迎来了140周岁生日,踏上新征程。

7月31日,城投水务制水公司举行“百年‘杨’厂焕新生为民服务启新‘城’”——制水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沉浸式党课暨庆祝杨树浦水厂建成通水140周年活动,邀请水厂新老职工相聚一堂,共同为杨树浦水厂庆生。

百余制水人同庆生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晚上7点,杨树浦路的夜静了,一墙之隔的杨树浦水厂内却热闹欢腾。一场音乐灯光喷泉秀,正在这里进行。红色、蓝色、绿色、金色……动人的音乐声中,不同灯光交错起舞,卷起漫天水柱,也点亮了四周的青红砖墙。

图片

在喷泉一侧的大草坪上,站着百余位观众,他们或是杨树浦水厂的在职员工,或是早已退下战线的老一辈制水人,兴奋、激动、喜悦、欣慰,都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波涛汹涌。手拿一面五星红旗,在扑面而来的水雾中,他们感慨,眨眼间,这座厂房已走过140年风雨。

图片

孙青来了。曾是杨树浦水厂第一任女厂长,她将自己的十几年热血奉献在这水波间,直至2015年退休。对这座厂房和这里的人们,孙青有着深厚的情感。“今天140周年,我是一定要来的。这和我离开时相比,已经大变样了,深度处理体系更完善,水质更提升。”

图片

现任厂长宋瑜也站在一旁,看着起起伏伏的喷泉水花,思绪万千。“很高兴水厂能在我手中迎接14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不忘历任厂长们的殷殷重托,继续全心全意提升服务,为老百姓提供优质自来水。”

图片

为增添生日氛围,现场还开设了民俗市集,包含糖画、剪纸、龙凤字、捏面人等传统小摊。其中,龙凤字的摊前,以“杨树浦水厂140周年庆”为例,摆出了一幅小字,漂亮喜庆,糖画摊师傅则直接画出“百年”“水”等糖画造型,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

图片

此外,在现场的“百步穿杨”环节中,人们还可步入长长的照片走廊,细数杨树浦水厂的前世今生,体验百年杨厂的新生活力,感受百年为民初心不改,并送上新征程的美好祝福。

图片

140年岁月沉淀

回首140年,杨树浦水厂的这一路走得坚定。一砖一瓦一池,都见证了这漫长的光阴沉淀。

图片

杨树浦水厂的前身是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1883年,水厂建成通水,日供水量却很小,主要服务于租界住户,平民百姓几乎无法接触到方便卫生的自来水。1925年10月,经“五卅运动”洗礼,杨树浦水厂成立了供水行业的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红色基因逐渐融入血脉。

图片

随着新中国诞生,1949年始,上海市政府通过接收、征用、代管和合并,将上海5个各自独立的供水企业合并成立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并于1955年实现全市供水企业统一经营。为了改善百姓的用水情况,缓解多发的水介传染现象,市政府还专门拨款在棚户区建造给水站,水价减半收费。到1956年,全市给水站总数达1865处,帮助130万棚户居民用上了自来水。

图片

上世纪80年代末起,水厂启动自我更新,对沉淀池进行挖潜改造和设备扩建,升级为自动排泥系统,并进入动化系统改造,使设备更安全,运行更可靠,水质更好。2004年至2008年,水厂36万吨深度处理改造工程顺利完工,通过采用预臭氧+高密度澄清池+滤池+后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降低水中有机污染物,进一步提升出厂水口感,开创了上海自来水厂深度处理的先河。用三个十年,杨树浦水厂实现了从全人工到自动化的完美逆袭,由此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自来水厂。

图片

时间来到2020年,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全面施工,设计规模120万立方米/日,杨浦、虹口、静安、普陀、宝山等五区近300万市民都能喝到更好的水。全市水厂深度处理100%的改造目标已经画入“十四五”供水规划蓝图。

从“保障高峰供水”到“稳量升质”,水厂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不改,一年年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片

展望未来新征程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杨树浦水厂,随后由水厂的露台来到了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站在滨江栈桥上,面对浦江两岸的崭新风貌留下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如何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融入制水工作,成为杨树浦水厂的考题。

图片

面对数字时代,杨树浦水厂建立了数智思维,运用数字技术,加速构建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新型水务生态,以智慧水务赋能未来。永不止步,是它的本能,也是它的使命。从自动化到数智化,数字孪生水厂的基座正逐步成型,智慧水务的应用场景正加速推进,为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提供未来支撑。

图片

同时,杨树浦水厂协同联动,建成“节水优先、安全优质、智慧低碳、服务高效”的城市供水体系,供水水质对标世界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为上海实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凝聚城投水务力量。

图片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水厂改造,提升深度处理工艺,预计到2024年底完工。届时,供水水质将再度迎来大幅提升,口感更柔和。”厂长宋瑜告诉记者,“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水,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图片

作者:汤顺佳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