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替人保守秘密的人都短命”,这竟然是真的?!
上海闵行2023-07-29 09:11:18

“这件事我只和你说过,千万不要和别人说!”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曾经不止一次地听过或者对别人说过这句话。


但是,似乎不管这个话题的发起方是你还是其他人,最终总会有第三者了解到这个原本应该被烂在心里的秘密。


,时长06:58


难道我们都是生活中“大嘴巴”?究竟有哪些因素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做一名合格的“保密者”?
我们该如何守口如瓶呢?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你一定会从中得到启发。

保守秘密为什么比“登天”还难?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当一条信息被定义为秘密,并需要你保证不要把它说出去的时候,我们就会突然间产生出一种强迫的、焦虑的冲动,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另外一个人分享。


很多人会将这种想法或者相应的泄密行为与人的品德性格画上等号,从而产生相应的定性影响。


图片


当然,不可否认这二者之间确实有一些相应的关联,例如,低自尊或对社交需求、极度渴望依赖的人往往更容易将知道的八卦、了解的秘密传播给他人,从而换取相应的尊重或归属感。


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之所以很难守住秘密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自身缓解压力的需求。


每个人在生活中平均要随时保守大约 13 个秘密,其中至少有 5 个秘密是我们从未告诉过其他人的。


想要在同一时间保守住这么多秘密,我们不仅要随时为此付出极大的努力并且还要承受过大的压力。


图片


虽然我们并不会明确意识到这种压力的存在,但它们会以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所呈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侵蚀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哥伦比亚商学院与伦理副教授迈克尔·斯莱皮恩博士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中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在对关于秘密背后的心理学因素进行了数百项和上万人的调查研究后发现:


当人们保守秘密时,他们会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一个人保守的秘密越多,他们的健康水平就越差,从生活中所能获得的乐趣越少,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地脆弱。


一些研究也证明,保守秘密会显著增加压力荷尔蒙,影响血压,抑制睡眠,导致心理健康和物质使用障碍,甚至增加慢性疼痛。

针对以上的发现,迈克尔·斯莱皮恩博士和墨尔本心理科学学院的凯蒂·格林纳威(Katie Greenaway)博士又展开了三项独立的研究。


其中涉及 600 多名参与者,他们之间保守了 10055 个秘密,平均每人有 16.8 个。其中包括了像是堕胎、对工作不满、创伤、盗窃、性取向、财务状况,并根据秘密的重要性、属性、对自我与他人名誉的损伤程度、被发现泄密几率等等,总共分为至少 38 种类别。


在第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被问及他们与泄密对象的亲密度如何,不得不隐瞒的次数。


第二项研究着眼于参与者的社交网络和其在对知己保密时所产生的负罪感与负担感的评估。
第三项研究则是针对走神的现象,例如,参与者发现自己因为平时反复思考有关保密内容或抑制泄密冲动所导致的思维游离,心不在焉等现象出现的频率。


研究发现,参与者在保密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秘密的内容,内容的隐私性越强,所要承担的心理负担就越大。但当无意或有意地将这些秘密以各种形式泄露出去以后,参与者走神出现的频率、压抑所导致的负罪感、自责感就会显著下降。
参与者普遍表示泄密以后会有一种无法形容的舒畅体验,而他们生理的各项指标也会逐渐恢复到最初的健康状态。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提到,当个体感受到保密所带来的负担时,就会下意识地寻找可信之人,通过泄密将压力传递分担出去,同时利用其促进与他人的关系,增加亲密感,从而中和掉泄密时内心中的歉意与罪恶感。

图片


所以,泄密的过程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在减轻自己内心压力的一种具有选择性的手段。
这些复杂的保密分类系统、加上维持其运转时所要消耗的精神力,以及所带来的健康方面的影响和泄密后我们所能获得的心身上的舒畅感,都成为了在保守秘密时比“登天”还难原因之一。

该如何做到守口如瓶呢?


同一时间保守过多的秘密对一个人健康水平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会经常性地不自觉说漏嘴或者主动通过泄密的方式缓解压力。


但是,这样也很容易导致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成为“众矢之的”被贴上“大嘴巴”的标签。


那对于这种两难境地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1

写下并销毁


把藏在你内心中的关于他人或自己的秘密写下来,然后彻底销毁。


当清晰地看到写满秘密的纸张被销毁时,你的潜意识也会受到相对应的暗示,降低心理的焦虑、内疚和愧疚感,从而更快地恢复到正常且稳定的情绪平衡水平。


2

向宠物敞开心扉

图片


如果你家里有养宠物的话,它们就是你最好的泄密对象。你可以放心地将积攒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向他们倾诉。
通过语言的直接表达,可以最大程度模仿真实的与社交对话场景所达到的解压效果,往往比单纯写下来高效许多。
只不过,你最好在泄密后给你的“宠物听众”一些奖励,否则下一次也许它们就不会那么有耐心了。


3

了解秘密的重要程度与时限

在你知道秘密内容的前提下,上述的两个方式是十分奏效的。但是,最好的方式还是从信息传播的根源下手。


如果有人说要告诉你一个秘密的时候,你可以先询问获得更多的信息,例如,保密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知道保密是有时限时,会大幅提高守住秘密的成功率与动力。


另外,通过询问还可以找出这是一个“小”秘密还是一个“大”秘密。这会让你了解保守秘密意义,泄密的后果,从而判断你到底想不想继续听下去。


4

阻止对方告诉你秘密


图片


没有什么方式要比压根就不知道,更加可以帮助你守口如瓶的了。如果你清楚自己真的不擅长保守秘密,可以主动地向对方坦白自己的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人对你的诚实感到欣赏和尊重,也可以从根源上化解压力的产生与泄密后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社交关系问题。



选稿:刘佳韵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