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长宁医生提醒:夏季谨防虫媒性皮肤病
上海长宁2023-07-28 10:37:11

盛夏季节,蚊虫叮咬导致的虫媒性皮肤病困扰着很多人。上海市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宋宁静提醒:如果虫咬部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水疱等,甚至出现皮肤过敏、呼吸困难及休克的表现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到就近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前不久,宋宁静在门诊接诊了一位面部被“毁容”的患者。

“患者脸上有大片条状水肿性红斑,红斑上密集着水疱,从她的眼角一直蜿蜒到了下颌。”宋宁静告诉记者,患者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瘙痒且有灼痛感。

图片

经过检查,宋宁静确定了“元凶”——隐翅虫。

隐翅虫,俗称“飞蚂蚁”,夏秋季节较多,白天多在杂草石下。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在室内有亮光且无纱窗的情况下,隐翅虫极易从户外飞到室内,或落在人体上。

“这种虫子分泌的毒液呈强酸性,一旦沾到皮肤上,可引起强烈灼伤、皮炎,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甚至溃烂,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建议自己处理,应尽快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宋宁静建议道。

除了隐翅虫,被蜱虫叮咬后也极有可能引起较重的虫媒性皮肤病症状。

图片

“蜱虫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节肢动物,在户外较多,它的吸器常常会直插入皮肤,导致人们无法轻易将其从皮肤上取下来。”宋宁静告诉记者,来就诊的患者中,有些人的皮肤上甚至还带着虫体,这就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

宋宁静介绍,被蜱虫叮咬的部位除了出现充血、水肿、炎症的反应外,还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最严重的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以引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此外,蜱虫叮咬潜伏期较长,被咬后要观察1周~2周,不可以掉以轻心。

相对于隐翅虫和蜱虫,这个夏天最常见的就要数蚊子、螨虫了。

图片

“被蚊子叮咬处会出现红肿,又痛又痒,此时要避免过分抓挠,以免感染。尤其是过敏性皮肤,还可能越挠越严重,形成大片红肿。”宋宁静介绍道,“螨虫性皮炎是由螨虫叮咬或接触其分泌物引起的皮炎。在被螨叮咬的部位出现水肿性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样丘疹、淤斑,夜间尤甚,存在持续性剧烈瘙痒。”

宋宁静也建议,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简单冲洗,中和蚊虫的酸性唾液。也可以用一些清凉止痒的花露水,但最安全且兼具了治疗作用的则是炉甘石洗剂,对早期的过敏、水肿、瘙痒有很好的护理作用。

如果遇到蚊虫侵扰,该如何面对,来看看医生的建议:

蚊子、螨虫

1、被蚊子或螨虫叮咬后,不能频繁抓挠,以免造成皮肤破损感染。可以使用盐水、冰敷或在局部皮肤上涂抹清凉油,消肿止痒。

2、还可外用各种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协和止痒液等。

3、在日常生活中,防止螨虫叮咬,需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经常给衣物清洁除尘,多在太阳底下晾晒衣物、床品。

蜱虫

1、蜱虫叮咬的特点是将头埋在人的皮肤下吸血,所以一旦发现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可以用酒精涂抹,然后用镊子夹紧取出,保证伤口里没有残留。

2、自己无法处理时,应携带虫体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清理蜱虫。

3、蜱虫叮咬多发于户外,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建议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裸露的皮肤、衣物和帐篷可涂抹避蚊胺、派卡瑞丁、伊默宁等驱避剂。

隐翅虫

1、如果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甩开。

2、用碱性肥皂水清洗接触过隐翅虫的皮肤,还可涂抹含花露水、薄荷冰片等成分的溶液。

3、在药店就近购买炉甘石洗剂,能够治疗早期过敏、水肿、瘙痒。

4、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就医。

5、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睡觉时关窗关灯,定时驱蚊,保持室外整洁。

图片

宋宁静

上海市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擅长慢性疑难性皮肤病(银屑病、湿疹、白癜风等)的诊疗,皮肤良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和治疗策略,损容性皮肤病(玫瑰痤疮、皮肤色素异常等)的整体化治疗,以及面部年轻化诊疗方案的评估和建议。

作者:赵 立、何郁柠(见习)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