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BE美学”能否成为古装剧的口碑救命稻草
文汇报2023-07-27 17:41:50
50727_p22.jpg

暑期档,各类古装剧轮番轰炸。这些剧大部分在播出热度榜上占据一席之地,在第三方网站的评分徘徊于5分至7分区间。在一众S+级大制作中,小成本网剧《古相思曲》却不动声色地拿下了8.5的高评分。一部由UP主编导演的B站自制剧,为何能收获不错的口碑?从《古相思曲》的评论区留言中可以发现,相当多的观众被悲剧结局下男女主角极限拉扯的情感羁绊所打动。该剧从第14集开始,到第1集结束:按顺序看下去是男主角的视角展开,倒序看却是女主角从小到大的一生。在这种“开头即是结局,初见也是诀别”的叙事结构下,男女主角注定无法在一起宿命下“克制的爱情”,形成一种独特的悲怆美感,让不少观众“反复观看,反复落泪”。“BE美学”,能否成为古装剧的口碑救命稻草?

逆时穿越的设定新颖

网络热词“BE”是Bad Ending的缩写,意思是遗憾、让人伤心的结局,并由此产生了“BE美学”这个特指“相爱却最终没能在一起”的虐恋。《古相思曲》主打的就是一个凄美:陌生的女子美貌端庄,初次见面但看向自己的目光却是深情款款,她走上前来伸手抚平自己衣服褶皱的动作自然,仿佛俩人已是多年夫妻——意外穿越回古代的男主角沈不言对发生在自己面前的一切感到困惑不解,他认出对方就是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妖后陆鸢”,然而面前的这个陆鸢知性、善良、正直、果敢、广受爱戴,与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妖后”形象截然不同。观众的视角随着沈不言展开,才发现这是一场遗憾爱情的开始。“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这一诗句出自《乐府诗集》中的《古相思曲》,形容一种爱而不相得的情感状态。而同名剧集《古相思曲》巧妙地运用逆穿越的新颖设定,男主角沈不言经历数次历史穿越,第一次见面时陆鸢从城楼跳下自尽已经是双方结局,以后每见一次陆鸢,对她感情就更深,越是珍惜每一次相遇;而从陆鸢的视角,在自己年轻时遇到沈不言,那时他是教会自己知识和谋略的兄长、师傅,之后每见到男主角一次都会把年少时的仰慕转化为爱意,而对方却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少。这种逆时穿越的设定,形成了这部剧最吸引人的部分。相较于相似类型古装剧“甜到发齁”的爱情故事,《古相思曲》中男女主角情感羁绊含蓄而内敛:想和对方共度一生,却为了家国大义不得不走向已知的宿命;都在越来越爱对方同时,保持着极大克制。那种欲拒还迎、欲罢不能的情感极限拉扯,让观众评价:“我甘愿喂自己吃刀子。”

剧情和对白的通病依旧

作为一部小成本作品,《古相思曲》在服化道以及演员演技方面普遍受到好评,但依然在剧情和对白等方面有着和其他古装剧相似的通病。例如,叛国宰相李拥犯下许多恶行,连陆鸢的弟弟陆时也死在他的阴谋之下,但到了最后,这样一个大反派却莫名其妙被几句话洗白了。再比如,男主角沈不言在东门阻截李拥叛逃,身处刀光剑影之中却叫嚷着:“就不能坐下谈谈吗”以及“暴力不能解决问题”等。作为一个穿越的现代人,“雷人”话语显得特别不聪明和不真实。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古装剧中大量存在,《古相思曲》也未能免俗,令人遗憾。近年来,《三悦有了新工作》等B站出品的精品剧颇受好评,但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是“不出圈”。《古相思曲》同样没能形成突破——该剧的编剧鹤唳云端,导演知竹,男女主角演员郭迦南、张雅钦都是B站UP主,最后观看的观众也是B站付费会员。这样一套自产自销的循环体系,虽然也不赖,但让作品无法触达更多观众。



作者:卫中编辑:姜方责任编辑:李婷*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卫中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