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首届BFC外滩设计季灵感启程,以“五感”构建美学新体验
上海黄浦2023-07-24 17:21:43

向设计致敬,激发美好生活想象。7月20日起,首届外滩设计季亮相BFC外滩金融中心(下称BFC),由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日本设计大师个展《隈研吾:五感的建筑》领衔,配合外滩枫径乌有之邦美学市集、京都之家匠人工坊等丰富体验内容,聚焦设计美学与生活灵感,为沪上文艺爱好者们带来一场匠心之旅。

回归自然,探寻“五感”。7月21日至10月6日,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个展《隈研吾:五感的建筑》于复星艺术中心重磅呈现,展览从展陈到内容均由“五感”出发,从视、听、触、嗅、智等人类的感官层面出发,构建人与环境的关联,探索未来建筑的全新形态,每一层不同空间均各自拥有自己的气味:木材、绿草,和风,同时,展览在不同模型区域以声音为背景,“诱导”观众运用自己的听觉“走进”这些建筑。

在艺术中心门口以及艺术中心的一楼,是两个巨大的用竹搭建出来的作品,让观众在还没有走进展览、以及刚走进展览的瞬间,就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氛围,这件名为《竹涧》的作品,用一万多块竹片拼搭而成,是竹的柔韧与构建的绝妙平衡,不似工业制品或是土木构筑物一般有强力的构造,但让人仿佛置身竹林般,启发人们用多重感官探索建筑、体验日常生活空间,从中获得乐趣并汲取创造灵感。拍照更是十分出片。

图片

图片

BFC公关总经理桑育行介绍道,“这次展览的题目叫五感的艺术,大家在这边不单单能够看到,还能够听到、闻到,用自己的五感来感受隈研吾大师整个设计艺术美。匠人挺不容易的,就有很多匠人用了一整周的时间,一点一点用1万多块的竹片拼出这样一个竹屋来。竹子也是隈研吾比较重要的设计元素,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装置和外滩的背景结合起来感受隈研吾的建筑之美。”

本次展览是隈研吾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体验式回顾展,涵盖建筑模型、音乐、香氛、大型装置、多媒体艺术、文献、书法等多种形式,亦是隈研吾近二十年来的工作与生活场景的集中呈现。不少建筑的图片与手稿,加上拼搭而成的模型,让现场观众产生了一定要去看看实物的想法。

图片

让设计走入生活,即日起至8月27日每周末,外滩枫径乌有之邦美学市集以“五感体验”为主题打造松弛社交环境,邀请匠人手作、设计家居、工艺文创、咖啡酒水等超70家优质品牌入驻,一起探寻时尚潮流新鲜玩法。活动现场诸多精彩内容缤纷呈现——外滩枫径联手京都之家打造匠人美学户外空间,营造京都慢生活文化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探寻东方文化匠心之美,全球第一家京都生活美学集合空间及匠人体验中心京都之家于BFC一层小中庭打造“匠人工坊”,以此为窗口展示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与情绪,传递京都知名匠人的精湛技艺。不止传统匠心,新潮工艺也在BFC精彩呈现。

图片

图片

SHANG XIA上下品牌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手工艺以及卓越的当代设计,以多元风格和设计诠释当代中国对时尚和生活美学的全新表达。SHANG XIA上下品牌限时家居体验空间于商场大中庭开启,以“竹”元素贯穿精致家居,营造轻松东方茶境,为都市生活带来松弛美感。

品鉴匠心工艺之余,更有花式快闪活动等待市民打卡。“世界名画100”合作视觉画廊,邀请各路设计美学爱好者前来发掘经典画作另一面,每周四、周日,掐丝珐琅、陶艺彩绘等手工课程也在商场二层举办,引导参与者在手工中感知生活乐趣,每周五、周六,极限飞盘、迷你排球等趣味社群活动于BFC户外广场轮番上阵,召集运动爱好者们参与其中,释放夏日激情。

作者:邵林峰 范煜昊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