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读书 | 《步步娇 : 单雯说剧谈情》:昆曲名伶对于12名古典戏曲女主角的鲜活扮演和个性解读
文汇2023-07-19 16:56:13

《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是单雯解读昆曲《牡丹亭》 《幽闺记》 《桃花扇》 《南柯记》 《长生殿》 《玉簪记》 《狮吼记》 《奇双会》 《雷锋塔》 《浮生六记》 《烂柯山》及《蝴蝶梦》等经典曲目中女性人物形象的随笔集,分故事介绍和人物解说两部分,角色涵盖了杜丽娘、王瑞兰、李香君、瑶芳公主、杨玉环、陈妙常、柳氏、李桂枝、白素贞、芸娘及崔氏、田氏。作者从自身舞台表演经历出发,叙述自己对昆曲传统经典剧目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处境、命运的独到理解,文字细腻流畅,富有表现力,全书图文结合,相得益彰。

单雯系国家一级演员,昆曲名家张继青先生的入室弟子,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曾领衔主演昆曲大戏《1699·桃花扇》 《牡丹亭》 《玉簪记》 《浮生六记》 《红楼梦》《南柯梦》 《醉心花》 《西楼记》及 “重逢《牡丹亭》”等。

《步步娇 : 单雯说剧谈情》

单 雯 著

译林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从古至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着迷于杜丽娘?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被盛赞为中国古典戏曲的“花中之后”。故事讲的是一个16岁的贵族女孩子杜丽娘,在春日的午后,第一次到家里的后花园赏花。后花园里春色正好,然而这春色虽好,却无人瞧见。杜丽娘忽 然想起自己倾城倾国的容颜,不就如同这满园盛放的花儿一样吗?从未遇过爱情的杜丽娘忽然在这一刻春心萌动,倦意涌上,游园归来,在房里睡着。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遇见一个书生,在牡丹亭畔、芍药栏边,共成云雨之欢。醒来后,杜丽娘日渐衰弱,她为一个虚幻的梦一往而情深,伤感迷乱,竟至一病不起,红颜逝去。临死之前,她画下了自己如花容颜。三年后,岭南书生柳梦梅前往临安赶考,偶然间于牡丹亭边拾得杜丽娘的画像,惊为天人。夜里,杜丽娘的魂魄来寻,与柳生情意缱绻。柳梦梅在杜丽娘的指引下,掘墓开棺,杜丽娘得以重生。

一个被禁锢在香闺的少女在梦里自由追求被视为禁忌的爱情,这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痴,因痴而亡,最后又因爱而复生的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我的授业恩师张继青被誉为“昆旦祭酒”,《牡丹亭》是她的代表作,1984年她饰演杜丽娘一角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2007年我的师姐沈丰英也因扮演了青春版《牡丹亭》里的杜丽娘获得了梅花奖。2019年我再次凭借张老师版本《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一角获得了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 此外,我们江苏省昆剧院的孔爱萍老师、徐州市京剧团的李雪梅老师也都凭借出演了昆剧《牡丹亭》里的杜丽娘而获得了梅花奖——足见杜丽娘的魅力。

《牡丹亭》的故事很传奇,杜丽娘可以为爱而亡,也能为爱而生。而《牡丹亭》戏外的故事也一样传奇,其中最感人的故事当数吴吴山三妇合评《牡 丹亭》。“吴吴山”指的是清初学者吴仪一,“三妇”指的是吴吴山早逝的未婚妻陈同以及他前后二妻谈则和钱宜。陈同偏爱《牡丹亭》,常常在书上批注,并且已经完成了上卷,但她还没有来得及与吴吴山完婚就感伤病逝。吴吴山娶了谈则,谈则见陈同点评的《牡丹亭》后感慨万分,又续评下卷,不久也 感伤病亡。吴吴山又续娶钱宜,钱宜最终完成了对《牡丹亭》的整本评注。这三位女子从未谋面,但她们都发自内心地喜爱《牡丹亭》,而且爱得如痴如醉。我每次读到这三位才女的品评,心中也会浮现出明清才女抒情写意的动人画面,中国古代才女的魂灵油然,似乎能与其对话,不觉心已凄凄矣。

很多戏中的女子也很喜爱杜丽娘,《桃花扇》里的李香君擅长昆曲,犹爱《牡丹亭·游园》中的【皂罗袍】。《疗妒羹》里的乔小青为正室所不容,独自居住在西湖边的孤山别墅里,唯有一本《牡丹亭》置于案头,在日复一日 的孤独中,她恋上了杜丽娘的故事,她也效仿杜丽娘画下自己的肖像,写下 了“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的诗句。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喜爱杜丽娘,她对《牡丹亭》的第一次了解是 在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林黛玉无意间听到了梨香院12个小戏子演唱《牡丹亭》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林黛玉听了,当时便心动神 摇,如醉如痴,一俯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如果说杜丽娘是戏曲里的“第一痴情小姐”,那林黛玉便是古典小说里的“第一痴情小姐”了。这时候,正是两位多情小姐的第一次相会。杜丽娘的情痴对林黛玉的打动可谓深矣,以至于后来在接待刘姥姥的宴会上行酒令的时候,林黛玉情急之下还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里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为救师兄段小楼, 在堂会上为日本侵华军官演唱的也是昆剧《牡丹亭·游园》中的【皂罗袍】。 小时候,我第一次跟着老师学唱【皂罗袍】的时候,虽然不懂这首曲牌里暗藏的意思,但我也能感知到这词写得真美呀,虽然我也说不清怎么美了。我 还记得电影《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在抗战胜利后被捕,检察官说他给日本人唱淫词艳曲,葛优扮演的袁四爷反驳道:“方才检察官声言,程之所唱为淫词艳曲,实为大谬!程当晚所唱是昆曲《牡丹亭·游园》一折,略有国学常识者都明白,此折乃国剧文化中之最精粹,何以在检察官先生口中,竟成了 淫词艳曲了呢?如此糟践戏剧国粹,到底是谁专门辱我民族精神,灭我国家尊严?”袁四爷的确是懂戏的。

从古至今,从戏里到戏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杜丽娘着迷?我在探寻这个答案的过程中踟蹰,直到电影《霸王别姬》给了我启发。电影里程蝶衣一共唱了两次《牡丹亭》,除了给日本人唱过一次,另一场是给国民党军官唱的。两次唱《牡丹亭》都是为了救人,一次是为了救师兄段小楼,一 次是救了他自己,当然这两次程蝶衣扮演的都是杜丽娘。只可惜程蝶衣所渴望的感情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最后他也是在死亡中延续了自己所追寻的情感。这不就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吗?她因梦中获得的爱情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一时感伤而死,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现实中求不得的,只能在梦中求。对于观众来说,现实中求不得的, 只能在戏中求。

巧的是,2016 年同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汤显祖本就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所以有很多人将他们两人的作品进行比较。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剧叫作《杜丽娘与朱丽叶》,因此也有人说《牡丹亭》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评价说汤莎二人笔下的人物都爱得执着、爱得彻底,爱得撼人心魄。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是持保留意见的。我演了20年的杜丽娘了, 我觉得杜丽娘和朱丽叶是完全不同的,杜丽娘诠释出来的不是爱情,而是一 种人的欲望。

我所演的《牡丹亭》,故事在杜丽娘重生后就戛然而止了。在原著里,有意思的是,杜丽娘重生后,却开始守礼了。当柳梦梅求欢时,杜丽娘严词拒绝,说道:“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她还正式告知柳梦梅,自己仍是女儿身。她说:“那是魂,这才是正身陪奉。伴情哥则是游魂,女儿身依旧含胎。”看来,杜丽娘只有在梦中和死亡中才能放纵情感,才能有勇气摆脱束缚,追求自己的欲望。一旦进入现实,她的那些自由和放纵便不能有了。

我们平时解读《牡丹亭》时,常常会结合汤显祖创作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会认为汤显祖是在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了人类的正常情感和情欲。 我一直觉得,伟大而不朽的作品都要有通情的能力,如果《牡丹亭》批判的仅仅只是封建礼教,现在就不会还有这么多人喜爱它了。《牡丹亭》演得多了,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戏里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从古至今,那么多人都着迷于杜丽娘,是因为我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压抑、挣扎、矛盾又无奈的自己吧。

作者:单 雯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作者:单 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