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吃羊肉大餐、品非遗文化,第十五届张泽羊肉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
上海松江2023-07-19 10:09:09

7月18日,以“缤纷夏日乐游叶榭”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张泽羊肉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近百名市民齐聚现场,品尝非遗羊肉,弘扬食俗文化。活动将持续至10月。

今年,创意羊肉菜品纷纷亮相,更丰富的旅游点位也一一揭开面纱,传统美食文化旅游节全新升级。新旧碰撞下,属于叶榭镇美丽乡村的“美食之旅”正式开启。

立足传统,吃出“全新花样”

开幕式当天,14个大大小小的摊位尤为吸睛,两名张泽羊肉制作工艺传承人分别设摊。传承人寿新明带来的经典木桶烂糊羊肉和羊杂汤香味阵阵,奶白色的汤底搭配油脂丰厚的羊皮,细腻的精肉凸起,引得老饕围聚在摊前。来自四村村的村民陆巧华忍不住要了一碗刚盛起的羊杂汤囫囵喝下,又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羊肉放入嘴中,赞叹称:“汤底鲜美,羊肉软烂,真的好吃!”另一位传承人顾雪祥的人气也颇高,他带来的粽香扎羊肉以及羊肉锅贴都是当地的经典美食。剥开粽叶,肉香四溢,几名食客馋涎欲滴。羊肉锅贴外皮薄脆,咬上一口,肉汁爆出,鲜美无比。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羊肉节上,传统技艺制作的羊肉依旧是食客们菜单上的“主角”,不过,商家也纷纷开始研制全新的羊肉菜品,尝试吸引更多新人。寿新明表示,除了木桶羊肉之外,店里还推出了年轻人喜欢的烤全羊系列,“还有一些配合烤全羊的衍生菜品,比如特色的农家菜、适合聚会的套餐等”。顾雪祥也表示,考虑到羊肉锅贴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团队正在研制羊肉汤包等面食。

叶榭镇上部分餐饮店更是借着羊肉节做足创意。有将时令荔枝与喷香羊肉搭配,推出“鲜羊妃子笑”,水果的清甜与羊肉的醇香水乳交融,呈现多层次口感。有将片好的羊肉加上煎炸得金黄酥脆的外皮,羊骨上挂着精肉,一道椒盐羊头吃出了“烤鸭感”……厨师们推陈出新,食客们大快朵颐。

羊肉为“媒”,打开“美食之旅”

当越来越多的食客闻香来到叶榭镇,这一浦南小镇的知名度也逐渐被打开。为此,今年叶榭镇发布了《叶榭镇全域旅游地图》2.0版,为游客提供更全面的旅游信息,同时发布《寻味叶榭之张泽羊肉》短片,让食客更好地了解怎么吃、在哪儿吃和何时吃羊肉。

现如今,食客在张泽吃完羊肉,还能去家绿彩虹农场体验采摘,到八十八亩田住一晚乡村民宿,还能参观大米文化体验馆,到花卉基地选购绿植,到济众影视基地一饱眼福……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也在松江乡村旅游之中得以全面展示。

“我们希望张泽羊肉可以成为上海市民吃羊肉的首选品牌,也在努力将张泽羊肉打造成当地的第一张名片,吸引更多食客因‘羊’相聚到叶榭,助推叶榭镇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叶榭旅游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小龙说。

值得一提的是,羊肉节期间,叶榭还将开展“沪上花开”造园大赛,更有黄浦江大闸蟹开捕仪式和“最美叶榭”微博话题挑战等十余项线上线下活动,让更多游客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松江旅游的魅力风情。

(图片由“上海松江”授权)

选稿:潘子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