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健康】做菜时葱、姜、蒜、椒别乱放,这样搭配更健康!
上海长宁2023-07-12 11:01:55

葱、姜、蒜、椒这些调味料,不仅能够增加食物鲜味,还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不过,做菜时这些调味料的使用也有讲究。

四款调味料烹饪有讲究

1、肉类——多放花椒烹饪肉类时宜放一些花椒,牛肉、羊肉更应多放。花椒能够去毒助暖。花椒粒要在开始起油锅时爆香,花椒面可以在炒菜过程中调入。2、鱼类——多放姜鱼腥气大,性寒,做时多放姜,可缓和鱼的寒性,解除腥味。3、贝类——多放葱大葱能够缓解贝类的寒性,还能够抵抗过敏。烹调时多放一些大葱,可避免过敏反应。4、禽肉——多放蒜蒜能够提味,烹调鸡、鸭、鹅肉时多放蒜,这样肉更香更好吃,不会因消化不良而拉肚子。

这些调味料“药食两用”

1、大葱河南省胸科医院营养科主任谢金霞2017年刊文表示,葱的一身都是宝,葱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效。(1)通鼻塞如果平时有鼻塞、感冒等症状,可以把葱白捣烂,抹在鼻子下面,这样很快就可以让鼻子通气,缓解感冒。(2)防肠病很多人在做菜时,习惯只吃葱白,把葱叶扔掉,其实这样非常浪费。谢金霞表示,葱叶有着葱白没有的功效,葱叶里含有大量叶绿素,里面的果胶成分可以减少结肠癌的发生。(3)缓解感冒用葱须泡水喝,可以发汗,有缓解感冒的功效。但应注意的是,吃葱时不宜喝蜂蜜,蜂蜜中的各种酶类与葱中的某些成分会发生反应,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容易导致人腹泻、胃肠道不适。2、生姜谢金霞表示,生姜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而且是一味常用中药。(1)助阳生气大多数人都知道生姜具有发表散寒、消痰止咳的功效,早上喝一杯姜丝红糖水,可以起到助阳生气的作用,让一整天都精气神满满的。(2)防治呕吐生姜素有“治呕圣药”之称,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导致反胃呕吐,生姜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比如晕车,乘车时可以吃上2片生姜,就会感觉舒服多了。生姜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3)帮助入睡谢金霞表示,晚上不建议吃姜,姜的刺激性会影响睡眠。但是,正确使用生姜还是能起到助眠作用的,把生姜切成姜丝,放入布袋里,放在枕边,可以帮助失眠患者入睡。3、大蒜(1)杀菌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周凤玲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不少研究已表明,大蒜具有杀菌、抗菌的作用,特别是夏季对肠道内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杀伤力。(2)暖胃大蒜适宜生吃,最好捣成蒜泥食用。在做凉拌菜时加入一些蒜泥,不仅提味,大蒜还能起到暖胃的效果。(3)增加营养“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蒜和肉搭配,可以提高肉中维生素B1的吸收利用率。大蒜切碎和肉馅搭配,做成各种含馅的食品既营养又美味。4、花椒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制剂室主任中药师吴文博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花椒不仅因特有的香气和作用成为食品调料“十三香”之首,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1)缓解腱鞘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主任医师罗涛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如果有桡骨茎突腱鞘炎,花椒泡手有效。这是一种无菌性炎症,温热的花椒水具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无菌性炎症的功效。(2)护嗓止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嗓音咽喉病门诊主任医师梅祥胜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每天都吃冰糖梨或者是花椒梨,可很好地保护嗓子。把梨对半切开后,把花椒粒均匀地撒在梨上,再合起来蒸,吃的时候把花椒粒扔掉,只吃梨就行,花椒梨还有止咳的功效。(3)缓解胃寒花椒叶可凉拌,在吃之前先焯一下水,去味,然后再加入盐、酱油、陈醋、蒜泥等各种调料简单调味,拌匀后装盘即成。花椒叶适合胃部及腹部冷痛、寒性痛经等人食用。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