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的字小如蚂蚁,不拿放大镜对着看,根本看不清!”85岁的王大爷患有多年慢性病,每次看药品说明书,都恼的不行,“以前不是这样子的,还有我们这些老人最想看的是,说明书上药有什么作用,能治怎么病,一天吃几次,每次吃几片,现在各种成分、危害,什么药理、试验都朝上印,最重要的东西密密麻麻藏在小字里面,真烦啊,要是字大点就好了。”
和王大爷有一样烦恼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一直以来,药品说明书字体大小被人们忽略。但在不少老年人看来,“看不清字”这个“拦路虎”这就是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就此,新江苏记者进行了调查。
一粒米遮住3个字,老年人有阅读障碍
药品说明书上字迹过小,究竟对阅读和使用感受影响多少。新江苏记者在玄武区一家连锁药房购入多种药品,包括小柴胡颗粒、大亚芬克布洛芬缓释片、归脾丸等。其中,小柴胡颗粒和大亚芬克布洛芬缓释片出现字体小、查看困难等问题。
新江苏记者用一粒长约3毫米的米粒与说明书字体进行比对,一粒米可以挡住小柴胡颗粒使用说明书的3-3.5个字,同样,大亚芬克布洛芬缓释片也出现同样问题。归脾丸药品说明书字体相对偏大些,一粒米可覆盖约1.5-2个字。
药店里正在买药的高血压患者王桂英老人,一直服用厄贝沙坦片。“拿药时医生只简单指导了几句,年纪大了记不住。回家想自己看说明书,戴着老花镜都看得很吃力。都是让子女看说明书,再用笔在包装盒上标记好一天吃几次。”还有一点是她不解的,“药品说明书复杂,有好多符号方程式,还有毒理药理,普通患者读不懂也不需要,还占地方。”
字多,因药品说明书内容有严格规定
老人们过去印象中的说明书,只简单地印上药名、成分、药效和使用方法,寥寥数语,一张32开的纸都印不满,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字呢?
变化发生在10多年前。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4号令,正式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其中第二章用7条规定了药品说明书必须包含的内容。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对疾病名称、药学专业名词、药品名称、临床检验名称和结果的表述;列出全部活性成份或者组方中的全部中药药味;注射剂和非处方药还应当列出所用的全部辅料名称;另外,药品处方中含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成份或者辅料的,也要予以说明。
严格的说明要求,大量增加了字数数量,但它对医生了解药品药理,为患者开出适应对症的处方有好处,也为患者了解药物的具体特性起到帮助。
新江苏记者查询《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后发现,对药品说明书的文字呈现,在第一章总则中用了3条进行规定。如要求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文字表述应当科学、规范、准确;非处方药说明书还应当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文字应当清晰易辨,标识应当清楚醒目,不得有印字脱落或者粘贴不牢等现象,不得以粘贴、剪切、涂改等方式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药品说明书和标签应当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化汉字,增加其他文字对照的,应当以汉字表述为准。
《规定》中恰恰缺少对文字字号大小的规定。
按照现在通行的标准,报纸上的字,除了标题,正文部分一般都是小五号字。这个字号对老年人和眼睛老花的人来说,看起来已经有些吃力了。
字数增加,为了节约印刷成本,药企普通采取的办法是将字号缩小。新江苏记者在药店买的药品说明书,印刷的字号都已经是小六号字,甚至七号字,可谓“不友好”字号,也是最大遗憾。
放大字体,说明书推进“适老化”改造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国家注意到老年人对说明书“看不清”的呼求。
今年6月29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等文件意见,《方案》对老年患者常用的部分口服、外用药品制剂药品说明书提出“放大字体”“增印二维码”等要求。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广东省(市)为试点省份。
作为此次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国家药监局发布《方案》征求意见后,江苏省药监局迅速落实相关要求。“我们第一时间通知各市检查分局通知辖区内相关企业研读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预计很快,我们会反馈意见收集情况。”江苏省药监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副处长殷志勇表示。
早在国家药监局发布《方案》前,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已关注到老年人用药不便这一问题。今年6月12日,省药监局特地就“老年人常用药品适老化改造”向国家药监局作过专项请示,并在请示中给出一些解决方案。
“请示中包括对连云港地区三个品种适老化改造试点方式妥否等内容。譬如,对药品说明书所有栏目名称进行黑体字表述、单纯放大字体、不良反应项进行黑体字表述。” 殷志勇介绍。
“国家药监局收到请示后很快作出回应。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次征求意见中的相关做法也有吸纳之前提出的建议,如放大说明书标题字体大小、印制二维码等。”
在殷志勇看来,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目标应攻克“可读性”难题,不仅仅是要让老年人看得清,更要看得懂。换句话说,药品说明书应该更“智慧”。“适老化改造并不只是药品监管部门和药企两方面的事,更需要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社会专业化分工,一起完善药品说明书(患者版),同时鼓励临床药师、临床医护人员增强药事服务意识,让患者用药安心、静心、舒心。”殷志勇认为。
然而,对于药企来说,放大药品说明书的字体“牵一发动全身”,并不是一件易事。“包装形式、用料包材、排版布局甚至生产线都要进行相应调整,而生产线的更改,往往会产生庞大的支出费用,这笔费用谁来承担也是个问题。”一家制药企业生产经营部门负责人向新江苏透露。
这位负责人表示,相比放大字体,公司可能更加愿意多印制二维码或是将说明书相关字体加黑、加大、加下划线。“扫码即可看,而且手机端有缩放功能,老年人自行调整手机即可。并且,加黑加下划线这些改动,企业在年报当中报告就可以,不需要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
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通过二维码方便使用,那没有智能机且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该怎么办? “所以我们说,要鼓励临床药师和医护人员提供药事服务,认真无误将药品特性解释给老人听,保障他们的用药安全。” 殷志勇说。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连云港就开启了省内的试点探索。市区的一些零售药店设立药事服务台,配备了老花镜、放大镜等装备供老年人了解药品信息。同时还有专门的药师值守,为老年人提供用药指导,此外还提供打印放大版药品说明书服务。
记者手记
适老化改造,任重道远
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人。关心老人现在的“难事”,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将来。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随着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加快适老化改造成了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些年来,从老年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到手机端推出适老化版本,打车也有适老化选项……如今,吃药也瞄准“适老化”,老年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吃喝住行,都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龚拥军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感官和生理机能在不断退化,看不清、理解不到位都是很常见的情况。而一些药品说明书字迹过小,容易对老年人的用药安全产生隐患。
“《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正当其时,也是十分必要的。”龚拥军说。新江苏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鼓励持有人提供药品说明书(完整版)和药品说明书(简化版)的语音播报、盲文服务,满足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安全用药需求。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黄泽文
编辑: 黄泽文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