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暑| 上海迎来一年中最热时段
新民网2023-07-07 12:21:00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今迎小暑,意味着上海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来。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气,热浪滚滚,上蒸下煮。今天申城的天气也非常应景,在高湿“助力”下,可谓是热气“蒸”腾。早晨8时40分,除了靠近梅雨带的崇明区域气温相对较低,在28℃上下外,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来到了33℃上下,比昨天同期高了近2℃。9时30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又触响,11时10分,市区徐家汇站的实况气温已经达到了35.6℃,今天最高气温直奔36~37℃而去。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三伏天也会在小暑节气里开启,下周二还将迎来今年的三伏天。“小暑”节气里,上海通常处于梅雨期的尾声,逐渐进入盛夏,常年平均会出现5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时会出现持续高温热浪。近10年的气象灾害预警统计显示,此时,上海最常见的气象灾害预警依次为高温、雷电、暴雨、大风和台风。今年的小暑,台风尚不见踪影,高温和暴雨倒是频频现身。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今天午后到傍晚,梅雨重返,会出现短时阵雨或雷雨,局部地区的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气温略有下降。本周日和下周一仍有些分散的阵雨或雷雨。下周二起,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加强,上海高温连成串,湿热转晴热,午后热雷雨成“刺客”。

民谚说:“小暑连大暑,有米懒得煮”。除了消暑利器西瓜,小暑节气里民间还有“小暑吃三宝,伏天没烦恼”的传统,即黄鳝、蜜汁藕和绿豆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