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镇馆之宝!来看全球唯一的匈奴金凤冠丨国宝守护人
今日闵行2023-07-07 09:02:19

闵行区博物馆联手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打造的《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正在火热展出中,300余件精品文物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马背上的民族,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图片

闵行区融媒体中心与闵行博物馆联合推出“国宝守护人”系列,为您展现造型写实、个性张扬的鄂尔多斯青铜器,让手机前的您足不出户感受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智慧和艺术之粹。

本期的国宝是金凤冠,“若灵魂相结在天地之间,看山盟海誓引一场惊觉。”

黄沙漫天,牛羊成群,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这片无数次见证残酷自然法则的土地上,依然有人类文明之光,历经数千年的岁月,诉说世间最偏心的爱意。

图片

图片

与中原地区大气温婉的女子首饰相较而言,这顶目前全球有且仅有一套的匈奴金凤冠,有着颇为鲜明气质——用料材质多元化、佩戴方式不同,更是增添了一份“将世界文化尽收眼底”的豪迈气质。

这顶金凤冠由头饰、耳坠和项饰三部分组成。

头饰部分包括了云纹金饰片、圆形金花片、镶金边蚌饰、方形珠、水晶珠等组成(镶金边一词,本指给贵重器物、丝织品等嵌上金丝或金色的饰物,以使器物层次分明,显得更加高贵、美观)。

图片

耳坠部分包括金耳环、鹿纹金牌饰、方形金串饰、龙纹镶金玉佩等组成;项饰部分包括水晶珠、玛瑙珠、琉璃珠和琥珀珠组成。

图片

在那个人力物力极度匮乏的年代和环境,王妃却享有工艺复杂、材料丰富的金凤冠,谁能不说一句“嗑到真cp”了呢~

图片

蓝圈:鄂尔多斯;紫线:黄河

红线:山脉&河西走廊

看地图,大家不难发现,鄂尔多斯周围并不具备交通优势,山脉很多,通行不太方便。真正重要的,是与祁连山共存的河西走廊。当时的中原王朝与匈奴极力争夺这块交通要道,自然也会有西域的产物进入漠北地区。

图片

紫圈:鄂尔多斯;绿线:阻隔的山脉

红线:欧亚沟通交流的主要线路

金凤冠的样式受到了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其中的鹿等动物纹饰则是典型的草原文化的特征;琉璃珠、琥珀珠是盛产于中亚地区的物品。

图片

嵌蚌、镶嵌绿松石、包金边以及周边的联珠纹工艺等,却是波斯以及地中海古希腊、罗马等西方古文明特有的作风。一顶金凤冠,深刻体现了中原与北方草原民族以及整个欧亚草原地区东西方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图片

绿松石

整体而言,匈奴金凤冠材质稀缺、雍容华贵、造型精美,体现了当时装饰品制作的最高工艺,表现了匈奴贵族女性对美丽和饰品的热爱和向往。

“如果世界的尽头太遥远,我们此生注定无法离开这片旷野——就让我把世间诸多美好,装饰在爱人美丽的脸庞边。”

图片

漠北锋鸣

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

图片

展览时间:2023年6月9日-8月13日

开馆时间:9:30-16:30(周一闭馆,16:00停止入场)

地点:闵行区博物馆(新镇路1538号)

入馆须知:

1.70岁以上老人、残障人士以及现役军人、医务工作者等,凭相关证件可优先入馆。

2.展览无需预约,当馆内参观人流密度较高时,将采取临时限流措施,请各位观众理解配合。

3.10人以上团队讲解预约电话:021-64880567

图片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