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又到湿热黄梅天,如何跑步才能健康安全又燃脂?
上海黄浦2023-06-21 15:40:17

最近这段时间,南方各地陆续进入了“梅雨季”。对于坚持户外训练的跑者,黄梅天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而且有可能跑着跑着就遇上一场瓢泼大雨……这样的环境,对于跑者来说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甚至隐藏着一些风险。

为什么黄梅天气温不高,跑起来却那么难受?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人的体感温度不仅受温度影响,还受到湿度影响。基于此,炎热指数将湿度温度的组合分为4个级别,表示户外活动风险。

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的黄梅天通常在26-30度,虽然气温没有三伏天高,但湿度往往超过了80%,由于湿度高、气压低,很容易发生中暑。

黄梅天跑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黄梅天一旦湿度过大,特别是体感温度在32.2℃至40.6℃间,那么跑者很可能因为中暑导致痉挛,甚至引发心脏问题等多种症状。正因如此,在梅雨季节,跑步才需要从装备、时间和训练强度上都特别注意。

01补水是第一要务

一般来说,跑者需要先适应两周湿度较大的天气环境。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感受自己的身体补水的需求。

在湿度超过60%的天气里,一般每隔15至20分钟,你就需要补充120毫升至240毫升的饮用水或运动饮料。

而在跑步的前后,一定要记得补充水分——跑步前30分钟最好能够饮用400毫升的水,而跑后一小时内也应该补充400毫升以上的水分或者运动饮料。

在跑步过程中,跑者可以自备小型水袋挂在腰间,轻巧方便。

02降低配速15%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提升,跑步的配速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在16℃时,你的跑步配速可能会从原本的5分钟/公里,增加至5分10秒/公里;而当温度升高至27℃时,身体相同舒适度的情况下,一般配速会减慢12%至15%,变为6分05秒/公里。

在湿热的梅雨季,跑者也应该适当降低15%左右的配速,这样能够让身体和心脏更加舒适地运作。

一般来说,两周的适应后,跑者的身体会适应湿度较大的天气,更好地散热,进而更好地提升你的身体耐热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速度。

同时,在气温高于29℃,湿度高于75%时,跑者必须再次降低跑步强度,以防中暑。

必须记住的是,跑步原本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量力而行比一切都重要。

03一顶鸭舌帽+一件轻薄长袖

在梅雨季跑步,在跑步装备上也有讲究。

首先,由于气温较高,一般情况下跑步应该穿短袖短裤,但由于雨水突如其来,轻薄的皮肤风衣是防止感冒生病的必备装备。此外,由于梅雨季节雨水较多,跑者可以选择防水性和防滑性较好的跑鞋。

此外,建议在腰间可以挂一个贴身小包,随时应该准备一条干毛巾,用于跑步过程中擦汗。

其次,最好准备一件薄薄的一次性雨衣,如果遇到大雨,一次性雨衣也可以分担皮肤衣的压力。

第三,对于选择夜跑的跑者,雨后积水的路面对视线也有一定影响,跑者应该选择荧光黄或荧光绿这样显眼的颜色,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

04合理选择跑步时间

根据鲍尔曼对于大多数普通跑者的建议,在黄梅天里,昼夜交差之时是跑步好选择,温度和气压都会比较适宜。

跑步的最佳时间是早上6至7点和傍晚6至7点,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相对湿度较小,且温度适宜。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早上的时间比下午的时间更容易抽出来,而且燃脂效率同样会很好。

哪些情况下必须停止跑步?

在反复无常的阵雨中见缝插针,趁着偶尔不下雨的好天气跑个步,算得上是闷热夏季里最惬意的事情。

然而,以下这些情况却是必须要停止室外跑步的!

01雷雨、雷电天气

雷雨、雷电天气,在室外运动的风险不言而喻。所幸,这样恶劣的气候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如果真的很想运动,不妨先在室内热热身,等待天气转好。

02路面积水过多

过多的积水会弄湿你的跑鞋和袜子,不仅影响跑步时的感受,也有可能增加生病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积水会让人无法判断路面的真实情况。这种情况下,即便只是轻微的上下坡,都容易导致崴脚或是摔倒。若路面存在窨井盖被偷等极端情况,甚至会威胁生命。

03雨水过大影响能见度

对于大多数路跑爱好者而言,城市的街道往往是锻炼时的首选。若雨水过多,影响能见度,那么就容易造成人与非机动车或是机动车的碰撞。

毕竟,在那样的情况下,不仅跑者的视野受限,电瓶车、摩托车车主们同样不如平时看得清楚。

总之,黄梅天可以坚持跑步,但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此外,下大雨时最好还是进行室内力量训练、游泳等。

选稿:潘子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