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南洋女儿情》定档6.20 “红头巾”“过海”精神彰显华人女性魅力
北方网2023-06-19 16:09:09

由郭靖宇、巨兴茂监制,洪荣狄(新加坡)任故事人,小吉祥天编剧,郭世民执导,王永辉出任制片人,肖燕、戴向宇、岳丽娜、徐梵溪领衔主演,于非凡、蔡卓音、赵菁、马亮、谢承颖、张曦文主演,吴希泽、闫可欣、牛北壬、顾靖、朱铁、赵晓坤、鲁佳妮特别出演,长信传媒打造的华人女性海外奋斗传奇剧《南洋女儿情》定档6月20日。作为长信传媒“南洋三部曲”的第二部,《南洋女儿情》不仅有真挚的情感,动人的角色,更升级为群像剧——让人们领略20世纪初,三水女性飘洋过海建设南洋的励志、传奇故事。

长信传媒打造华人女性海外奋斗传奇 彰显中华美好品德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在这三次人口迁徙中,“下南洋”(粤语称“过番”)是规模最大、路程最远、环境最恶劣却也最为壮观的一次跨国大迁徙。《南洋女儿情》的主角们——从三水过番,头戴红头巾的女性,被称为“红头巾”,她们是下南洋大潮中一支耀眼的女性力量。“红头巾”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互助的品质,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建设力量,为南洋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料记载,“红头巾”参建的工程颇多,从军港、马路、桥梁到新加坡独立后建成的人民剧院等,都洒满了她们的汗水和泪水。“红头巾”敢于牺牲、坚韧不拔的精神被视为当今新加坡社会价值的代表,不但早已融入现代新加坡的主流价值观体系,更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恒久演绎华人女性海外奋斗的传奇,彰显华人女性的美好品德和时代价值。

“勇,善,毅,爱,助” 女性群像剧的多视角打开法

作为一部讲述华人女性在南洋努力奋斗的群像剧,《南洋女儿情》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且极具情怀与感染力的角色,通过角色不断地选择,体现出华人女性的勇敢、善良、坚毅、博爱与互助。

剧中的欧阳天晴(肖燕饰),想为阿爸建一所大房子,她从三水老家过番到星洲,做“红头巾”。从下船那一刻起,天晴就敢于在小姐妹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奠定了天晴的性格与命运走向。与“红头巾”代表欧阳天晴交相辉映的,是星洲最神秘的女人南兰(岳丽娜饰),以白天女身份出场,最看不得女性受苦,帮助星洲的“红头巾”。“红头巾”不但要从事最辛劳的体力工作,还要面对各种竞争。在欧阳天晴不懈的努力下,“红头巾”和昔日的“死对头”“蓝头巾”冰释前嫌,让在星洲工作的所有华人女性,互助、互爱,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创业、商战、宅斗、爱情 多元素编织传奇故事

多元素交织而成的传奇性,也是《南洋女儿情》的一大看点。

“红头巾”在星洲的生存环境非常艰苦,她们在工地上搬砖,在果园挑水果,不断挑战体力的极限;她们还需要处理与竞争对手、与老板的关系——她们的生存、创业故事曲折而动人。南兰,陆家曾经的大少奶奶,女神酒店的头家(老板),坐拥星洲诸多知名产业,陆家是富甲一方的建筑巨头,双方在商场上你来我往、勾心斗角的商战故事,一同成为星洲发展的缩影。剧中陆家的宅斗故事也堪称一绝:陆家二少奶奶金碧云(徐梵溪饰),贤惠、隐忍、柔弱是她的保护色,其实在痛苦情感的折磨下,她早已分裂了自我,分割了人生;身世成谜的家庭教师白薇(蔡卓音饰),究竟是为何而来,为钱、为前程抑或另有隐情?另外,欧阳天晴、何小蝉(赵菁饰)、白薇等女性角色的爱情是动荡时代中绽放的花朵,虽然艰辛但异常美丽。

智力与情商的博弈贯穿始终,人性的脆弱与强悍交替上演,角色命运与大时代发展相得益彰,这让《南洋女儿情》大开大合,荡气回肠!

历史与艺术碰撞的“海洋风”年代剧 助力华语剧“走出去”

为了拍出原汁原味的南洋风土人情,《南洋女儿情》主创团队耗时两年在马来西亚伊斯干达影视基地还原搭建了“牛车水”(新加坡唐人街)、“豆腐街”等规模庞大、细节精细的历史建筑,并在新加坡、上海、海口等多地选景、搭棚进行拍摄。造型部门从2019年开始做案头工作,走访了红头巾会馆,翻阅资料,为“红头巾”的服饰、发饰都做了创新和改良,最终制作了近千套服装,帮助演员更好地“进入”角色。剧组对南兰的房间进行精心的设计,将动物、植物引入室内,突出南兰作为白天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历史与艺术”巧妙碰撞,撞击出《南洋女儿情》浓浓的海洋风情。

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出品,长信传媒、河北影视集团联合出品的《南洋女儿情》将于6月20日起,每晚19:30在CCTV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播出,爱奇艺全网独播。作为一部反映华人女性在海外创业的电视剧,它用“红头巾”的故事,承载了华人女性艰苦奋斗,不畏牺牲,自重、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剧中的“红头巾”从三水出发,漂洋过海,以时代记忆联结起大洋两岸的交流交往,大阔步“走出去”,文化出海,彰显了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之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