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再见,上海敞篷双层观光巴士
澎湃新闻2023-06-19 13:33:44

王璐瑶 海报设计

“再不坐就真的要没有了!”近日在社交平台,有关“上海敞篷巴士”将退出市场的讨论持续进行。

45岁的朱卫华驾驶敞篷双层观光巴士已近13年。在他印象中,敞篷观光巴士的旺季是每年的五六月份。但是2023年开年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好像是井喷了。”

“最晚今年9月,我们的敞篷双层观光巴士就要退出市场了。”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因为到了使用期限,新车不再生产,曾引领上海都市旅游风潮的敞篷双层观光巴士或将说再见。

因为到了使用期限,新车不再生产,曾引领上海都市旅游风潮的敞篷双层观光巴士或将说再见。拍摄:邹桥 剪辑:马潇(02:00)

小时候骑在爸爸脖子上的新奇

2005年夏天,林芸(化名)大学毕业初来上海。她至今记得,半只脚掌踩在公交大巴踏板上,车辆从南浦大桥下来时一个急转弯,自己差点被甩到车门,想想还是心有余悸。

2012年秋天,林芸从就职了7年的公司离职。茫然走在人民广场,看到一辆敞篷双层巴士停在眼前,她一时兴起,买票上车,坐在了顶层车头处。“那一刻突然想起自己初来上海的时候的迷茫。7年后虽然也迷茫,但心境和当初挤上公交还怕被甩出去时到底不一样了。”

那一次短暂的观光之旅,让林芸突然有了小时候骑在爸爸脖子上的新奇感。也是那时候,她下决心留在上海。

“虽然可能座位就是高了那么一米多,但是我一伸手,就能摘到车外法国梧桐的树叶。”她到现在还印象深刻,车辆开过外滩时,江风虽然还带着点燥热,但也清新许多;经过人山人海的城隍庙,可以看到建筑本身的美,地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仿佛都不见了……林芸只坐过那一次敞篷双层巴士,“就是一次短暂放松,让我觉得这个城市不那么生硬。”

上海敞篷双层观光巴士 本文图片均为 春秋旅游 提供

和林芸不一样,今年45岁的朱卫华,驾驶敞篷双层巴士已经快13年。在此之前,他开了十年的公交车。

朱卫华回忆,2010年10月,春秋敞篷双层巴士投入市场没多久他就到岗,没想到一开就到了现在。

这13年,朱卫华看着城市拔节生长,上海中心大厦从无到有,车上乘客来来往往,异国面孔时有出现。“上海的观光巴士,效果最好的,一定是敞篷双层巴士。”朱卫华分享他的心得,开观光巴士有固定线路,车速不快,而且路线基本选的路面相对开阔、风景好的地方,对于老司机来说,开车压力不大。

在车上,他最关心的反而是乘客的动静,尤其是孩子。

敞篷双层巴士上层50多个座位,下层20多个座位。驾驶室有屏幕,司机可以监控上下两层的实况。朱卫华记得,有一次,观光巴士经过南浦大桥,坐在上层的一个小孩突然跳下座位,“我当时就很担心,千万不要出事啊。当即放慢车速,等红绿灯的时候,立刻通过播音器,提醒家长看管好小孩,车辆行驶时,二楼的乘客请勿走动。”

上海敞篷双层观光巴士

8辆敞篷双层巴士,不仅是交通工具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介绍,2010年,春秋旅游定制8辆敞篷双层巴士。当年9月开始,通体亮红的都市旅游敞篷双层巴士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这8辆车也是上海目前仅有的敞篷双层巴士,社交平台有关它们的“种草贴”时有看到。

五月的一天,从五卅运动纪念碑出发,澎湃新闻记者登上春秋敞篷双层巴士观光1线。上车的乘客几乎都直奔二楼。车尾“网红打卡处”,甚至早早有乘客占据“最佳机位”。

记者看到,为了兼顾美观和防晒,二楼前排的遮阳篷往后延长,顶棚也用透明材质加工。沿途每一站,都有乘客上下站,不少游客纷纷拍照打卡。不过,遇到酷暑,或者雨雪天,敞篷巴士的体验感将打折扣。

大学生晏娇和室友一道来体验。她说,自己先在视频平台上刷到观光巴士,后来做攻略,发现不同公司的观光巴士路线和车型都不同,最后特意选了敞篷双层巴士线路,“点位都是网红景点,60元的车票,我下午坐一趟拍人,晚上再坐一趟拍夜景,随手都能出‘大片’。”

上海敞篷双层观光巴士

正在筹办婚礼的章女士也有同感。去年章女士生日,男友包下整辆敞篷巴士,邀请20余位朋友上车为她庆生。车子开到外滩,男朋友突然向章女士求婚。“他真的很用心,而且,车内特意装扮过,加上这种敞篷双层巴士自带浪漫属性,我当时很感动。”那趟短暂而特殊的旅程,章女士和朋友拍了很多“大片”,成为一份珍藏的记忆。

春秋都市观光巴士运营方、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周卿透露,事实上,除了常规的观光线路,春秋敞篷双层巴士有专门的商务合作板块,也就是包车定制化服务。只要不出上海,车辆行驶路线也能定制。包车求婚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旅游快闪、企业宣推等,均有透明报价,车身的喷涂和车内装饰,也能相应调整。

“春秋现在差不多有30辆双层巴士,就预订情况来说,敞篷双层巴士的预订情况最好,也最受欢迎。”周卿说道。

但与此同时,观光巴士运营中,也有游客反映存在车辆到站不停、等车时间久等问题。对此,上海各观光巴士经营公司正着力改进。业内人士透露,针对双层观光巴士站点等候时间长、各运营公司车辆易混淆、语音讲解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正抓紧调研,改进措施将逐条落实,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和服务质量。

上海敞篷双层观光巴士

离开,或为了更好地重逢

记者梳理各地新闻发现,十余年前,上海、天津、成都、济南等城市都上路过敞篷双层巴士,但达到车辆使用年限后,都没有更换新的敞篷双层巴士。

2022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网上,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在回复市民有关双层巴士的投诉时写道:“关于只有一辆车等候时间过长问题,因国家已要求不再生产双层敞篷车辆,企业正在研究是否增加其它车型,缓解集中客流压力。”

春秋旅游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按照中国观光巴士使用规定,运营达13年的观光巴士车辆,使用年限已到,必须强制报废,不能申请延用。这也意味着,这一规定下,最晚到今年9月,上海最后这8辆敞篷巴士,也将退出市场。

澎湃新闻记者也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与早年不同,现行技术文件没有敞篷双层巴士的制造标准,厂家自然也不再生产这种车型。对企业而言,敞篷双层巴士“人气高”,能订到当然会下单,订不到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补充运力是当务之急。

而在周卿看来,敞篷双层巴士固然珍贵,城市观光双层巴士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上海敞篷双层观光巴士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有20余个城市有双层观光巴士,绝大多数为封顶式,越来越多的新场景此起彼伏。

2022年11月,四川成都双层巴士回归,推出“城市新中轴观光线-成都味道”美食套餐,包含多种美食;2023年1月,济南泉城能K歌的双层观光巴士亮相;2023年4月,全国首台“音乐茶歇巴士”在广州二沙岛发车;2023年4月, 陕西西安首辆唐诗主题观光巴士发车;2023年6月,西安城市观光车“喜剧巴士”主题观光车和“博物馆号”主题观光车全新上线……

“我们的双层巴士,也开出建筑可阅读专线、红色旅游专线、‘何以爱长宁’微旅游专线等,每年旅游节,都市观光巴士都积极做各种尝试,市场的开发和探索是无止境的。”周卫红介绍,目前,巴士运营公司已着手招投标,计划采购8台纯电动双层巴士。新车将采用环保封顶式,车内更宽敞,车身拉长。另外,车玻璃窗要特别大,镜面感好,拍照还能出“大片”。

“退役后的敞篷双层巴士如何利用,目前我们还在规划中。不管怎样,离开,也是为了更好地重逢。”周卫红说。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