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312斤网红去世,当健康成为生意,主播如何避免被流量“绑架”?
文汇报2023-06-15 17:21:25
2919342_w750.jpg

近日,体重312斤的网红“翠花要逆袭”在减肥训练营不幸离世,引发网友关注

在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每天都会发布训练视频,除了白天训练,她还会在晚间直播,配合“减肥训练营”拍摄宣传视频

高强度的训练让翠花一度在60天内暴瘦57斤,既看到减肥的实效,又尝到流量的甜头,这让她一发不可收拾

令人没想到的是,近期,翠花却突然离世

站在直播的风口,如此令人痛心的案例并非个例

此前,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两位“饮酒网红”因拼酒直播,过量饮用白酒而离世

将健康当作一门生意,鲜活的生命如何避免被流量“绑架”,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疯狂的猎奇心态,部分主播付出生命代价

知情人士称,翠花的一系列减肥视频获得了很多健身爱好者的喜欢,并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某社交平台粉丝数已破万

鉴于她日益“自带流量”,最初加入的减肥训练营需要她交钱减肥,但很快,之后的几家减肥训练营已不用她交费了

“拍减肥视频,相当于给训练营做宣传,训练营反而会给她发工资

”知情人士说

悲剧往往发生在收割流量之后

经历每天长时间的减肥训练后,翠花明显感到身体扛不住了,更令人意外的是,最终传出她不幸去世的消息,生命定格在21岁

8a7a840be5004531a605b914e8b05d42.jpeg

直播间的疯狂已超出理性

为满足看客的猎奇心理,直播间的花招层出不穷,有人直播吃生鸡蛋、喝芥末水、洗脚水,甚至有主播因网友起哄,在直播过程中直接喝下农药

这一举动令直播间的观众毫无心理准备,而此前起哄的网友们纷纷退出了直播间

为获得持续关注,部分主播只能靠不断挑战生理和道德红线,来刺激观众的神经

”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缪佳分析,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很多人乐于通过自媒体平台展示自我、吸引关注,这看似是一种便利和选择,实则也是一种束缚甚至是“操控”,尤其当一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和认知时,被推着往前走,“这也导致很多视频内容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范网络直播,多个平台也出台了管理规范

但应对平台处罚,主播们自有一套

近段时间,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又有冒头趋势

当平台对这类不良行为封禁时,主播很快用“小号”重新开播,甚至还会用“黑话”逃避监管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提到,平台在进行算法推荐时,不应将低俗的兴趣点作为标签进行内容推荐

其次,要对主播进一步做好分级分类管理,强化用户举报权限,进一步落实《网络安全法》中的真实身份认证制度,避免部分主播切换账号逃避监管

过度减肥渐成网络风气,极速瘦身不可取

不良直播导致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引发大众纷纷效仿

在平台上,减肥主播并不少见

在过度减肥渐成网络风气的当下,“翠花之死”或许是一个警醒:选择舒适的,可以长期坚持的减肥方式,才能在追求苗条身材的同时保持健康的体魄

“快速减肥最典型的危害就是营养不良,从而引发身体一系列连锁反应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韩婷介绍,不久前,某明星分享了一份短期内能瘦20斤的“瘦身食谱”,引发不少人效仿

翻看这份食谱,韩婷表示,“该食谱能量摄入严重不足,膳食营养素如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都严重缺乏,这种极低热量膳食模式下的减重方式不仅会导致体内水分和肌肉大量流失,降低基础代谢率,还会使减重行为难以坚持

”韩婷补充道,即使这样成功减重后,也极易引起反弹,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骨质疏松、生理周期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网上,确有网友尝试这份食谱后,发出“我也想瘦,但心脏不允许”的感慨

在医生看来,每月减重2至3公斤才是安全、健康的减重方式,医学营养治疗、体力活动和认知行为干预是治疗肥胖的基础,也贯穿着体重管理的整个过程

“在保证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配合适宜的运动治疗,如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等;改变不良认知及行为,避免久坐、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等

”韩婷说

此外,医生强调,一个个遗憾的案例再度提示大众对“健康”的认知,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也是心理上、认知上的健康观,是正向的,而非扭曲的、极端的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李晨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