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重庆涪陵四川眉山两地市场监管部门签订一体化合作多项协议
中国质量报2023-06-14 17:39:23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川渝市场监管一体化交流合作,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两地市场监管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6月12日,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与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管局签订《深化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在推动重点监管等市场监管多领域展开一体化合作。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处室、重庆市标准化院、涪陵区食药检所、涪陵榨菜集团等单位出席协议签字仪式。

image.png

据了解,按照协议,涪陵区市场监管局与眉山市市场监管局将建立两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统一身份实名认证互认、统一名称自主申报行业字词库、统一企业经营范围库,实现两地注册登记无差别标准,零障碍准入;

充分运用两地登记档案智慧查询系统,实现两地网上自助查询企业注册档案;共同推动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改革,完善两地被冒名登记企业协作撤销机制;

建立两地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协调制度,共同探索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路径,创新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等制度,探索个体工商户智能辅助审批模式,推广个体工商户“直通车”服务,协力配合市(省)局推动个体工商户年报改革;建立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沟通机制,依托“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及时通报涉及两地的不合格食品信息以及核查处置、风险控制情况,共同商讨风险防范对策措施,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支持有食品生产资质的企业互相委托加工,积极推进酱腌菜生产企业等重点企业的交流合作,探索两地食用农产品追溯信息互通共享,加强“明厨亮灶”智慧化监管合作,推广运用好的经验做法;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定期通报双方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稽查执法情况,结合两地产品特点和产业优势,及时共享工业产品监督抽查信息,提升区域产品质量水平;

对跨区域运营、作业的特种设备企业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异地作业的检测机构、检验单位、电梯安装维保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共同推动质量品牌建设工作,开展政府质量奖互认以及建立质量管理专家共享机制,共同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构建协同服务网络,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两地在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工作交流,共同促进两地标准化工作水平,建立两地计量协作与应用服务专家库;

建立案件移送、执法协作、联合执法机制,联合开展跨区域案件办理,定期组织召开案件交流会,交流执法办案工作经验,针对新型、疑难、典型案件畅通会商渠道、互通裁量标准;

建立两地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规范直销、打击传销等方面的案件线索互联互通机制,在全面归集经营主体登记、监管、信用等信息基础上,建立风险预警、研判、推送机制,提升两地监管联动性;

配合市(省)局探索建立两地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专家咨询制度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交叉互评,及时纠正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性竞争行为,加大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商业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不正当有奖销售等违法行为协作查处力度。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协作机制,共建商业秘密保护基地,构建放心消费工作协同机制,共同落实线下无理由退货、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针对消费投诉热点,联合发布消费提示警示,互相推介放心消费企业,给消费者提供更加简洁直观的消费指引;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在重点商标品牌、高价值专利、优质地理标志等领域持续完善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完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系机制,健全快速维权联系绿色通道,联合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推进跨区域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和协同处置,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共享,共同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强知识产权协同创造能力,优化知识产权产业布局;推动干部队伍建设交流合作。相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学习、挂职锻炼,促进干部对双方工作的深入了解,全面提升干部交流合作水平;

加强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开展机关党建、干部教育联建联训。

为推动协议内容落实落地,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共同组建深化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合作事项推进情况,解决市场监管、营商环境等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研判两地市场监管形势,共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文光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