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81年前的今天,一个犹太女孩开始记录一段黑暗历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3-06-12 09:45:0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战场上都曾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东方战场中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西方战场中有纳粹屠杀犹太人,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极其黑暗的一页。

《安妮日记》同《拉贝日记》《程瑞芳日记》一起,成为法西斯罪行的铁证,警醒世人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81年前的今天,安妮收到了爸爸送的生日礼物——一个日记本。

她把这个日记本取名为“凯蒂”,并把“她”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把各种想说的话都讲给“她”听。于是,每一篇日记的开头都类似于这样:

“亲爱的凯蒂,直到今天我才有空闲时间给你写信……”

“亲爱的凯蒂,今天早晨,烦心事又来骚扰我……”

“亲爱的凯蒂,我要向你痛快地诉说了……”

从此,13岁的安妮把她的喜怒哀乐都写进日记本里。谁也没有想到,这份日记会给未来的世界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

躲藏迫害

1929年6月12日,安妮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4年为了躲避纳粹残害,举家搬到荷兰。安妮的性格很活泼,她像其他少女一样,有聊得来的闺蜜,也有青春的烦恼。

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结束了。二战开始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日益加剧,安妮一家的生活逐渐变得艰难。

1942年7月,安妮一家被迫躲进父亲公司里的密室。他们的朋友凡·达恩一家三口也搬来了,不久以后他们又收留一个朋友阿尔伯特·杜塞尔牙医。8名犹太人生活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了两年多。

安妮躲藏的密室

密室里的生活静谧而压抑,被人发现的恐怖一直笼罩在这群犹太人身上。

正值青春期的安妮将日记本“凯蒂”当成倾诉对象,她把少女的心事、密室中的矛盾冲突、对未来的憧憬,全部详尽地记录在日记里。而这本日记,也成为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见证。

密室生涯

密室中的这群人并不是完全与世隔绝的。他们会在夜晚偷偷溜到楼下,围着收音机,拨到英国的电台,收听最新的战况。

他们密切地关注战争的进展,也关注着犹太同胞受害的情况。盟军的每一次胜利都让他们欣喜若狂,同胞遭受的苦难又让他们心痛不已。

安妮甚至通过窗帘的缝隙,看到纳粹士兵在街上追捕犹太人的情景……她把这一切都记录到日记中。

《安妮日记》手稿

在持续不断的爆炸声中,密室里的人们度过日日夜夜。即使在这样困难的环境里,安妮也没有放弃写日记,她记述了从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8月1日之间的密室生活,揭露德国纳粹的罪恶。

灾难来临

1944年8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欧洲即将解放。密室里的人们听着不断传来的捷报,心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但真正的噩运在这时降临。

安妮的日记在1944年8月1日戛然而止。3天后,由于有人告密,密室里的这群人被逮捕,送往集中营。

集中营里的生活极其严酷,安妮及家人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45年3月,15岁的安妮病逝。此时距离解放只有一个月。

密室里的8个犹太人,只有安妮的父亲幸存下来。战争结束以后,他发现了女儿写的日记,并整理出版,成为风靡世界的畅销书。

安妮也实现了她的愿望:“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她活在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心里。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