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上海又迎一条百年公交线!徐闵线“日夜不休”守候每一位乘客
新民网2023-06-07 11:02:23

图说:徐闵线肇嘉浜路高安路终点站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下同)

历史悠久的徐闵线公交车,你坐过吗? 6月6日下午,徐闵线举行开线一百周年庆典活动,它以百岁之龄见证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不少闻讯赶来的老闵行人来到徐闵线东川路终点站,找寻属于自己曾经的回忆。对于他们来说,徐闵线伴随了他们童年、青年、中年的美好时光。在一百年的荏苒岁月里,默默守候着每一位需要它的乘客和市民。

连接闵行和徐家汇的“交通动脉”

徐闵线是上海为数不多还保留着文字名的公交线路之一,顾名思义,就是连接闵行和徐家汇的一条公交线路。如果追根溯源,徐闵线的前身是沪闵线。1923年1月1日,沪闵南柘公司举行沪闵段公路通车典礼。2月1日,沪闵长途路客运班车线路正式营运。沪闵线最初的线路自上海南市国货路到闵行镇,沿途设立土山湾、漕河泾、新龙华、颛桥、北桥等站。

1959年,沪闵路改道竣工,当时称为复线修筑。于是原来龙华-华泾-颛桥段的部分老公路便改称为老沪闵路。由于当时闵行正大力建设国家卫星工业城,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这些企业都号称“万人厂”,许多职工的家都在市区。为了解决他们从闵行到市区的上下班交通问题,徐闵线应运而生。

1959年9月5日,徐闵线正式通车运营,其最初走向是由徐家汇至闵行华宁路附近的上海电机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上海电机学院。起自徐家汇,沿途设漕河泾、西牌楼、梅陇、莘光小学、畜牧场、剑川路等站,终点是闵行轮渡,当年的日客流量达8万多人次。

见证乘客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现在还习惯性把到市区去说成‘去上海’呢。”在徐闵线东川路调度室内,上海电机厂退休职工徐老伯看着“徐闵线百年回顾展”上的老照片、老物件,思绪一下子被拉到了20世纪。

徐老伯告诉记者,自打有记忆起,“去上海”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就是徐闵线。“记得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市区少年宫,我妈给我带了她自己做的饭团当中饭。在车上,我忍不住拿出来在同学们面前显摆,最后竟然忘记在车上。下午活动结束后返程,发现装有饭团的布袋子挂在徐家汇终点站调度室的门口,说明情况后,工作人员还给了我,终于在车上吃到了‘迟到的中饭’。”说完这些, 徐老伯忍不住笑了起来。

成年后,徐老伯进入上海电机厂当了一名职工,“当年的徐闵线车真叫一个挤,人真叫一个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投用,人流更是密集,里三层外三层地排队成为常态。候车的队伍起码能排到一百米开外,乌压压的一片,买到票以后能挤上车的,绝对都是“身经百战”的人。一位同在看展的徐闵线退休管理人员表示,“那时我们每天早上都要组织团员青年‘推屁股’,不推乘客的话他们压根儿挤不上去”。

对于50多岁的市民李女士来说,徐闵线是一位“老朋友”,见证了她大学时代的友情和爱情。1993年,李女士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由于前三年的学习都在闵行校区,每周回家返校时乘坐徐闵线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周末返校比较晚,那时到闵行下车后走到学校还有一段路,女孩子在外怕不安全,所以我每次都和三个同学一起相约在徐家汇乘车。当时,我男朋友也会在徐家汇终点站等我,虽然一路上车子要开很久,但四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时光,往后的日子里想起来都觉得很甜蜜。”

夜宵线守护深夜工作者

如今的徐闵线从沪闵路江川路行至肇嘉浜路高安路,途经老闵行、莘庄、锦江乐园、漕河泾、徐家汇等客流集中地区,单程一小时左右。随着轨交1号线、5号线的相继开行以及公交网络的织密,徐闵线的客流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截至目前,它依然还是闵行前往徐家汇方向头班车最早、末班车最晚的线路,首末班车时间为24时至凌晨4时。一个小时一班的徐闵线夜宵线,就像一位“守护者”,满载着一颗颗深夜归家的心,城市的温度在这里缓缓流淌。

“其实这是一份很寂寞的工作。”驾驶员唐师傅说,有时候车厢里人很少,也没什么声音,到了凌晨三四点就容易犯困。为此,驾驶室的车窗一直敞开着,安全驾驶第一位。

终点站停车场内,七八名穿着黄色制服的代驾们提着电动车依次上车,夜归人一上车就打开了话匣子。春雷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兼职代驾,白天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销售汽车配件,五点半下班后,吃完晚饭睡两小时就开始接单。“今晚接了两单,现在准备回家休息了。”

上车后的春雷难掩疲惫之色,他双手怀抱胸前的背包,头微微倚靠在车窗上,“这条线路是我们这些代驾的‘刚需’,按照上海市交规,电动车是不允许通行过江隧道的,浦东和浦西往返只能乘坐夜宵线。”话未说完,春雷的手机收到了“您已接单”的推送消息,他急忙拎起电动车从后门下车,然而越是心急越是磕磕绊绊,唐师傅的声音从驾驶室传来,“你慢慢下别急,我等你”。

来沪寻梦的安徽务工人员张晓军说,徐闵线夜宵线是他在沪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白天我在工厂打工,晚上就去做代驾,一般都要到半夜以后,那时地铁已经停运了。如果没有徐闵线夜宵线,我只能骑车回到闵行的出租房内。那些夜宵线的驾驶员也挺辛苦的,我很感谢他们。”

品质服务 乘客为先

日平均客运量近万人次;一天合计开行275个班次,夜宵线营业至凌晨4点;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在徐闵线开线一百周年之际,这组最新运营数据也出炉。

“我是闵行本地人,徐闵线我小时候就开始乘。这是去锦江乐园、徐家汇白相的不二之选,感情很深。”乘客张老伯表示,“虽然轨交5号线早就建成投运了,但还是公交方便,家门口出来就是公交站点,到地铁站走走要一公里。以前的车辆有点破旧,碰到路面颠簸,车子全身都会发出响声,坐着不舒服。现在好了,新的公交车不仅几乎没有声音,也少了柴油的异味,而且空调也比以前足了不少。”

据了解,当前徐闵线主力车型“白金刚”,配备了一系列先进设备:车载喷雾消毒系统,能全方位、无死角、定期给车厢进行消毒,为乘客健康安全出行提供保障;新型电子反光镜,让驾驶员更加全面、多角度掌握路面情况;整车安装360探头,进一步保障乘客安全上下车……

“一代又一代的徐闵人将自己的汗水和青春浇筑在这条行驶百年的公交线路上,凝聚了徐闵线的精神,成就了徐闵线的百年。我们将一直秉承‘品质服务,乘客为先’的理念,围绕乘客日常出行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努力为市民出行创造更好的乘车条件。”上海巴士第二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民晚报记者 任天宝

作者:任天宝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