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高考在即,食物千万别乱吃!抗疲劳可以吃这些
上海徐汇2023-06-06 15:33:54

高考在即,孩子们都在紧张备考,想必压力很大,很容易产生疲劳。而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吃好饭,精力充沛地走进考场,也在饮食上费尽心思。

那么,哪些食物考生考前最好不要吃?吃哪些食物可以抗疲劳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几种食物,一起来看看!

图片

这些食物不要吃

1.不吃凉拌菜

高考正值炎热夏季,高温下凉拌菜容易滋生细菌,食材处理不干净、砧板没有生熟分开、木耳泡发时间过久等都会导致身体不适或食物中毒。

2.不吃生腌

生腌海产品属于高风险食物,用酒、醋、豉油、蒜头、辣椒等腌制鱼和螃蟹,并不能杀死有害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3.不生吃水生植物

荸荠、莲藕、菱角、鱼腥草等都属于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易被寄生虫污染,食用了含有寄生虫的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过敏和水肿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肠梗阻,甚至死亡。所以,吃这类食物一定要彻底烹调加热熟透。

4.不吃过敏性食物

一定要清楚孩子对什么食物过敏,烹调食物的时候千万别混进去。如果不清楚孩子的过敏原,就尽量避开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比如鱼虾蟹、芒果、菠萝、桃子、花生、蚕蛹等,对于没吃过的食物暂时先别吃,不要有猎奇心理。

5.喝牛奶要谨慎

如果有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过敏就不要喝牛奶。对于平时没有喝牛奶的习惯的孩子,高考当天早上也最好不喝,避免发生乳糖不耐受,腹痛、腹胀、腹泻会影响发挥。

6.不吃过多主食

主食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大多属于高GI食物,如果吃得太多餐后血糖波动大,容易犯困,难以集中注意力,也会影响思维活跃度。最好能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的摄入能让血糖更平稳,饱腹感也更强,比如燕麦饭、荞麦饭、黑米饭、糙米饭、荞麦面、荞麦馒头等。

这些食物可抗疲劳

1.蘑菇

吃200克蘑菇对身体产生的影响等于晒两天太阳。蘑菇富含维生素D,经常食用蘑菇,可起到减轻疲倦的作用。

2.胡萝卜和甜菜

经常感到疲倦的人多数血液中缺铁。胡萝卜和甜菜一类的蔬菜不仅富含铁,而且易于被身体吸收。

3.姜

生姜的辣味能使身体从内部生热,增强免疫功能。无论是制成蜜饯的姜,还是生姜,都有解毒、提神和消除疲倦的作用。

4.五谷杂粮

多吃五谷杂粮可以补充身体中丢失的钾元素,有效防治夏季犯困、精神不振的现象出现。比如荞麦、玉米、山芋等,可以缓解酸碱平衡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和钾元素等微量元素的丢失,防治犯困。

5.毛豆

毛豆中含有丰富的钾,用盐水煮毛豆或用毛豆烧菜,不仅可以缓解倦怠,还能开胃,补充体力。毛豆是尚未成熟的大豆,其营养更容易吸收利用,是预防贫血非常好的食物来源。此外,毛豆中钙的含量也很高。

6.含钾食物

新鲜蔬菜中,菌类(如口蘑、鲜蘑等)、豆角、小萝卜、菜花、黄花菜、苦瓜、南瓜、丝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等钾含量比较高。在水果中,香蕉的钾含量最高。

此外,时令水果如樱桃、杏、荔枝、草莓等,含钾也很丰富。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虾皮等,也是补钾的重要来源。进入夏天,还可适量吃些坚果,如花生、核桃、开心果等,来补充流失的钾。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