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在上海这座鲜为人知的“三无”小岛上,驻岛官兵生活正悄悄发生改变
上观新闻2023-06-06 07:20:00

坐船从长兴岛出发向东,海上风浪逐渐变大,海水时不时涌入船舱。航行两个多小时后,透过海雾,一座岩石密布的小岛逐渐清晰起来。

佘山岛,位于上海,但鲜为人知。这座小岛东西长仅500米、南北宽仅200米,全岛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一小时不到便能走完。这座被称为“上海第一哨”的小岛,是上海唯一的中国领海基点所在地。自1950年起,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就驻守于此。

近日,崇明区委书记缪京率区四套班子领导前往佘山岛,参加2023年度“军事日”活动。记者一同前往,记述下海防官兵眼中这座昔日的“三无”小岛(无居民、无淡水、无市电)之变。

物资补给周期缩短至1天

“这是我们站的基本情况和曾经获得的荣誉。”在佘山岛上,官兵指着荣誉展示厅内的奖状和功勋章,向缪京等人介绍佘山岛的历史。这些奖励来之不易:一批又一批官兵克服了“抬头看天、低头看海”的孤寂,始终坚守在岛上。

“刚来的时候,有时用水有点困难。”2009年,19岁的班长小杨入伍后首次踏上这座小岛。他告诉记者,小岛距离最近的陆地约20公里,淡水、食物等各类物资都要靠运输补给,运输船大约半个月上岛一次,如遇大风大浪则停航。“记得有一年夏天,由于天气原因,淡水很久没能被运进岛内。一天下午天降大雨,大家为了节约用水,就去接雨水来用。”

食物是第二大问题。不少老兵向记者表示,很久以前只有物资到的第一天才能吃上新鲜的菜和肉。运输船每次会运来大量蔬菜瓜果,但冰箱容量有限,放不进冰箱、又不能及时吃掉的菜,很容易因变质而无法食用。“菜不够时就要控制菜量,办法是每天少做一两个菜。最难的时候,我们就吃白米饭配咸菜。”

官兵们正在运输物资。受访者供图

当有官兵休假回老家时,休假者都会默契地带不少土特产回来改善伙食。四川的腊肉是他们的最爱,而河南人小杨带得最多的是驴肉。“岛上共247个台阶,取名爱岛路,是老兵们亲手造出来的。以前运物资要靠人力一点点往山顶的营房搬,现在有了运送物资的专用索道,省力了不少。”

新建的物资专用索道。受访者供图

“在保障官兵生活方面,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为此,崇明区整合优势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努力改善官兵的生活条件。

为解决官兵日常饮水用水问题,崇明区联系了海水淡化工程方面的企业,引进专业技术和先进设备,投入近80万元在这个小岛上建成了海水淡化供给站;为了让官兵能经常吃到新鲜蔬菜,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将崇明的土壤运送上岛并开垦菜地;为了解决岛上信号差的问题,崇明区要求相关部门为官兵们搭建“信号直通车”。

守岛15年,班长小杨见证了这座小岛的变化:新增了冷库可以储存更多粮食,每个宿舍都安装了空调,室外篮球场也翻新了,岛上还有了七八只小猫……不仅如此,自今年4月起,佘山岛交通班船暨无人运输班机正式开通,这条航线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运输补给模式,物资补给周期由10天缩短至1天,人员进出岛周期缩短至3到5天。

运输物资的无人运输班机。受访者供图

每天晚饭后,班长小杨和战友们的“保留节目”,是走进“佘山健身俱乐部”健身。2021年,上海市双拥办协同崇明区双拥办购置了跑步机、哑铃等健身器材运往岛上,健身房在岛上“正式营业”,进一步丰富了守岛官兵的生活。

统筹资源解决部队“急难愁盼”

“军事日”当天,崇明区领导参观了百年灯塔、基点石碑和部队荣誉室,了解官兵备战执勤和工作生活情况,向日夜坚守的全体驻岛官兵致以敬意和问候。“驻岛官兵长期扎根海岛,坚决守好‘上海第一哨’、捍卫祖国东大门,为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缪京说。崇明区双拥办向驻岛部队赠送了拥军活动单,包括文艺演出进军营、医疗服务进军营、心理咨询进军营、军地友谊篮球赛、退伍老兵看上海、慰问困难官兵家庭等,一项项暖心的活动被送到驻岛官兵身边。

“以前有守岛官兵感慨,来上海当兵这么多年,还不知道大上海长什么样、东方明珠到底在哪里,我听了很受感触。”崇明区双拥办主任黄松夺告诉记者。为让老兵不留遗憾,崇明区定期组织临退伍的官兵看上海、看崇明。“以前组织过官兵游玩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沙湿地,今年计划用两天时间带他们去上海中心大厦、外滩、南京路、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共一大会址等。”

守岛身影。受访者供图

佘山岛之变,是崇明双拥工作的缩影。目前,崇明区委、区政府用好一切可利用资源,为驻崇部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每年年初梳理全年拥军项目,然后有计划地推进项目落地。比如年初有走访慰问部队、军政座谈会、携手学雷锋、植树造林等活动,年中有端午节包粽子、龙舟赛、篮球赛、庆‘八一’军地联谊会等活动,年末有退伍老兵看上海、‘故乡指导员’看新兵等活动。”黄松夺说。比如,今年4月,佘山岛上曾举办“⼼理健康服务上海岛”活动,为官兵带去精神食粮和心理健康知识,那次活动也是“2023年崇明区情系佘山岛系列活动”的首场。

“保障部队训练的事,一律特事特办!”黄松夺介绍,上海崇明空军机场周边铁塔超高,对飞机飞行造成一定影响。崇明区双拥办协调多部门投入20余万元,采取铁塔降高措施,20天内完成整改,确保部队备战训练无忧。此外,此前某部队需建设一条通信光缆,沿途涉及3个乡镇、200多户居民。得知此事后,崇明区迅速将之列为“实事拥军”项目,全面统筹协调,60天内完成了沿线棚舍拆除,保证部队施工不受影响。

对属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班长小杨记在心里:疫情期间,崇明区想方设法采购抗原、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并送上岛,为部队防疫提供有力支撑;政府每年为海水淡化设备更换滤芯,让守岛官兵喝上放心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定期看望慰问困难官兵家庭,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佘山岛是我的‘第二故乡’,很荣幸能见证它越来越好!我也计划带4岁的女儿在崇明、在上海多看看,见证这座城市更多的美好。”班长小杨说。

官兵们正在执勤。受访者供图

(摄影:樊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