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这个世间时
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
承载着父母的无尽希望
可有一天
亲人的世界灰暗了——
他们被确诊为脑瘫
被确诊为自闭症
被确诊为发育迟缓
……
他们变成了一群“折翼天使”
……
为了重新点燃他们的人生
在亲人的支持和陪伴下
他们走进了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理疗科
与命运进行着抗争
在康复治疗师的陪伴和治疗下
他们原本灰暗的天空
被一点点擦拭出光芒
阳光洒射了进来
……
“六一”儿童节将至
跟随记者的脚步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孩子
走近这些为孩子点燃了希望的康复治疗师们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
开小小的花
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大大的种子
开大大的花
在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种特别大的种子
开特别大的花。”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理疗科的治疗室内
7岁的霓霓(化名)
为正在给她进行康复治疗的
小儿康复治疗组组长刘飞唱着儿歌
霓霓的脸上写满骄傲和喜悦
刘飞的脸上写满感动与欣慰
霓霓的故事要从7年前说起
她是家里的老大
也是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
可比起妹妹
霓霓却命运多舛
因为早产
出生体重只有3斤的她
在保温箱里度过了自己人生的前2个月
可这仅仅是她人生坎坷的“序曲”
经历了各类检查之后
霓霓被确诊为脑瘫
刘飞清晰地记得霓霓刚来时的状态
“10个月大的她四肢肌张力高
无法独坐、爬行”
霓霓的家人明白
只有坚持走康复这条路
才有可能让孩子回归家庭及社会
于是
不惧风霜雨雪
无畏酷暑严寒
每周3—4次的康复训练
霓霓的家人从未耽误
作为康复治疗师的刘飞
更是用爱心和耐心
为霓霓撑起了一片天空
一次又一次
他陪孩子玩球类玩具
训练孩子双手的抓握能力
无数次给孩子按摩四肢的肌肉
舒缓孩子肌肉震颤和疲劳
……
寒来暑往
春去秋来
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
从量变到质变
在刘飞的辅助下
霓霓终于可以站立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
站立、行走、跳跃再简单不过
但对于脑瘫患儿来说
每一个环节的实现
都要经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努力”
刘飞说
除了逐渐好转的身体
霓霓超过同龄人的敏捷思维
比健康的妹妹更好的口算能力
也让她的家人更加欣慰
守望相助下
康复师和家人陪伴着霓霓
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现在霓霓的肌张力明显下降
本月还通过了普通小学的入学测验
刘飞说
下一步的目标
就是让霓霓独立站起来

从事康复治疗工作12年
乐乐(化名)是让刘飞最难忘的病人
“这个孩子肌张力太高
情况不好
你们还是考虑要个二胎吧!”
面对医生的建议
乐乐的爸妈并没有点头
他们收拾好心情
和乐乐的爷爷、奶奶一起
来到了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理疗科
“孩子最终能恢复到怎样
谁也说不好
但只要坚持治疗就有希望
孩子才7个月大
前几次治疗肯定有点疼
如果家长接受不了
就在屋外等候吧”
听完刘飞的话
乐乐的爸妈点了点头
默默地留在了治疗室
第一次的治疗持续了40分钟
乐乐的哭声也持续了40分钟
治疗结束后
刘飞和乐乐的衣服都湿透了
“整个治疗的过程中
孩子的父母一直在旁边陪伴
虽然孩子一直在哭闹
但他们没有插手
没有流泪
给了我最大的信任”
之后的康复治疗之路
乐乐走得越来越顺利
治疗3个月后肌张力明显下降
1岁时可以自主爬行
1岁半可以自主站立
2岁时可以跑跳
......
“2岁多结束治疗时
乐乐已经和同龄的孩子没有区别”
如今的乐乐
已经是一位健康快乐的初中生
逢年过节
乐乐的父母都会给刘飞发来问候
乐乐也会回到医院看望刘飞
在刘飞和其他治疗师的心中
每个孩子都像乐乐一样
经历风雨见彩虹
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
但理想和现实总有着差距
因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如乐乐一般
可以通过一阶段的训练实现康复

康复治疗室内
10岁的悦悦(化名)一边接受治疗
一边和康复治疗师王耀辉聊着天
“王叔叔
今天我们学校运动会
老师让我帮忙给同学发礼品了
还表扬我能干
王叔叔
我今天还用橡皮泥做了个礼物送给你
……”
虽然悦悦刚刚10岁
但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理疗科
他已经是一名小“元老”了
5个月大时来进行早期康复干预
从最初的推拿、肢体综合训练项目
到逐步增加的作业治疗、言语训练
再到针灸、中频等综合治疗手段
悦悦至今仍在坚持康复训练
一周6次
从不间断
作为悦悦的康复治疗师之一
王耀辉更是把他当作自家孩子般对待
吃饭手拿不稳碗筷
就一口一口喂他
上厕所不方便
就搀扶着一步不离
一个动作练不好
就陪着无数次反复练习
……
亲人般的陪伴和关怀下
王耀辉也成了悦悦最亲的人之一
只要来进行康复训练
悦悦就跟在王耀辉的身后寸步不离
学校里做的小贺卡、小手工
悦悦都会拿来送给王耀辉和其他人
“王叔叔我喜欢你
王叔叔我爱你”
悦悦总是会用他不太流畅的话语
向王耀辉表达着他最真实的爱
脑瘫患儿的康复
是一个漫长且充满了艰辛的历程
4岁前
悦悦始终坐在轮椅上
4岁的某一天
接受完康复回到家中的悦悦
穿着护具
在父母的眼前
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
当看到悦悦妈妈发来的视频时
王耀辉和其他治疗师
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欣喜过后
又是新一轮的康复训练
学会走路的4年后
悦悦学会了上台阶
学会了上台阶的2年后
悦悦学会了跳跃
……
在康复治疗师们的帮助下
在家长们的坚持和配合下
孩子们的进步总让人惊喜不已
不会翻身的可以翻身了
不能坐的可以独坐了
坐在轮椅上的站了起来
抱在怀中的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
回首每一位孩子的康复之路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理疗科的治疗师们
都有回忆不完的故事
每一位孩子的家长
也都有诉说不完的感谢
他们永远无法忘记
电梯坏了时
治疗师们将孩子一个个从一楼背上来
他们永远无法忘记
冒雨前来淋湿了头发
治疗师们用吹风机一个个吹干
他们永远无法忘记
治疗师们冒着酷暑严寒去帮他们买午饭
他们永远无法忘记
当孩子突发疾病时
是治疗师全程抱着孩子
陪伴急救的整个下午
……
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
所谓英雄
都是凡人经过自己的抉择
成就的自我
这些陪伴、帮助孩子的治疗师们
就是这些孩子
以及孩子家人们心中的英雄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与理疗科
科室始建于1957年,设有成人康复门诊、小儿康复门诊和病房床边康复三大板块,开展了脑血管意外、颈肩腰腿痛、小儿脑瘫、肌肉与骨关节病、传统中医疗法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科室采取中西结合,如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如中药、针灸、艾灸、拔罐、按跷、导引等)与现代康复技术(如关节松动术、牵伸技术等)相结合;内外结合,如中药内服与外用;人机结合,如推拿、手法治疗、运动疗法与物理因子治疗(电、声、光、热水疗等)相结合;医技药结合,如医疗手段(如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康复技术手法、中药、西药相结合等方法,对神经系统(脑梗死后偏瘫康复、脑出血、脑部肿瘤术后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面神经炎康复)、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肩袖损伤、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症、膝骨关节炎)、儿童康复(脑瘫、发育迟缓、自闭症、各种发育迟缓所致的异常)、传统康复(小儿病症、五官科病症、内科病症、骨骼关节病症、妇科病、其他病症)等进行系统康复治疗。
选稿:施丰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