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童话般华丽的大理石大厦
上海静安2023-05-28 14:13:10

1924年,嘉道理爵士的新家大理石大厦被称为“上海最美丽的豪宅”。1953年,在中国福利会的创始人宋庆龄的倡议下,嘉道理故居成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为儿童学习文化艺术的课外活动乐园。

半个多世纪来,数不清的孩子们在这座童话般华丽的大房子里度过愉快时光。每年六一儿童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都会举办大型游园活动。大理石大厦变为五颜六色的游戏海洋,飘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童话般华丽的大理石大厦

图片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摄影)乔争月

犹太富商嘉道理家族在上海拥有大量房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静安寺的大理石大厦,又名嘉道理大厦。这座宫殿般的豪宅用料考究,工程总造价高达100万两白银,占地1.5万平方米,室内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大小客厅和20多个房间。

图片

嘉道理家族是1880年从巴格达来到远东地区定居的塞法迪犹太人。嘉道理家族的财富由埃利·嘉道理和埃利斯·嘉道理创造。他们都是商业领域的巨擘,先后创办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和中华电力有限公司等产业。

“大理石大厦”的主人埃利·嘉道理爵士1867年出生于巴格达,曾经为沙逊洋行工作,后离职创业。他后来成为一名相当成功的房地产商人、酒店业主、商业银行家和橡胶种植园主。

图片

上海社科院王健教授研究发现,1840年到1949年间共有三批犹太人移民到上海,分别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来自中东的塞法迪犹太人、20世纪初来自俄国的犹太人和20世纪30年代末从德国、奥地利和其他中欧国家逃至上海的犹太难民。

嘉道理家族是上海塞法迪犹太人中最著名的家族之一,以贸易和房地产业起家,获得巨额财富。1924年大理石大厦建造时,英文《北华捷报》刊登了整版配图报道,详细介绍了这座不一般的豪宅。

图片

“我们许多商业巨子都因建造美丽住宅而赢得了持久的声誉,这些房屋被优雅布局的庄园所环绕。已故爱德华·埃兹拉先生、穆勒先生、帕克太太、马立斯先生等人的宅邸在英国的一些乡间别墅中也名列前茅。而位于静安寺路延伸段的大理石大厦也加入到上海豪宅的名录中。大理石大厦是嘉道理先生的家,堪称上海最美丽的房子,具体的理由后面会讲到。上海将为此而感到特别骄傲。”1924年3月22日《北华捷报》报道。

这篇报道透露,原来的想法是建造一个犹太乡村俱乐部。随着工程推进,“很显然一切对于犹太社区那方面的需求来说都规划得尺度太大了,因此嘉道理先生就把这里用作自己的宅邸了。”

建筑原来由赉丰洋行设计,但不幸毁于火灾。嘉道理邀请英商文格罗白郎事务所的嘉咸宾(Graham-Brown)重新设计这件“建筑的瑰宝”。这个设计项目后来与思九生(Robert Ernest Stewardson)合作完成。

王健教授提到,大理石大厦高达1百万两白银的造价在当年是一笔天价,富丽堂皇的主厅是上海上层社会的社交中心之一。

图片

如今,大理石大厦位于延安西路54号,建筑的宏伟华丽依然让每个到访者感到震撼,形容这是一个宫殿也不为过。

图片

建筑师使用了大量的白色意大利大理石—墙面、柱式、壁炉、楼梯和露台,到处都是,“大理石大厦”的美名因此而来。室内装饰的色调也很别致,以醋绿色和奶油色为主。主厅20米高,25米乘50米见方,有装饰精美的白色天花板、巨幅镜面和水晶吊灯,美得让人目眩神迷。大理石大厦的二楼是主人和客人的卧室。

图片

《北华捷报》报道提到,嘉道理先生许诺,这套宅邸和场地可供任何慈善组织使用,不限国籍和种族,而他会支付所有的费用。

“这里非常适合此类慈善活动,有宽敞漂亮的沙龙,长达225英尺(68米)的美丽外廊,大宴会厅仅比卡尔登咖啡馆略小几平方英尺,厨房可满足招待大量客人的需求。室外空间除了可以用于多种活动的铺石板的场地外,还有6个网球场和其他草地运动场地。”报道写道。

图片

大理石大厦建成后,嘉道理一家在此举办了犹太社区和其他组织的很多活动,包括社区聚会和犹太节日的大型派对、宴会和舞会。

虽然拥有如此华丽的大理石大厦,嘉道理家族却经历了不少磨难与起伏。

图片

1919年,嘉道理的爱妻劳拉在家里发生的火灾中去世,震惊了外侨社区。二战期间,日军把嘉道理一家关入闸北集中营。由于嘉道理年事已高,经过特许返回大理石大厦与两个儿子—劳伦斯和霍瑞斯被软禁在原先的佣人房。嘉道理先生于1944年8月8日去世。

1945年,劳伦斯与霍瑞斯离开上海去香港发展。嘉道理家族的产业在战争中损失不小,不过,这对兄弟在香港努力发展,再创辉煌。目前,家族企业由劳伦斯的儿子米高·嘉道理掌舵,他拥有中电集团、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等产业,名列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之一。20世纪80年代,嘉道理家族还参与投资兴建了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半岛酒店也是嘉道理家族的产业。

而老嘉道理和妻子劳拉则长眠在上海虹桥路的原万国公墓。他们的墓碑上写着“逝者真正的墓地在活者的心中”。如今,万国公墓已成为宋庆龄陵园。

1953年,在中国福利会的创始人宋庆龄的倡议下,嘉道理故居成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为儿童学习文化艺术的课外活动乐园。

图片

每年六一儿童节,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都会举办大型游园活动。大理石大厦变为五颜六色的游戏海洋,飘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米高·嘉道理曾多次访问中福会少年宫,表示他和父亲都很高兴看到昔日家园成为有天赋的孩子们的乐园。半个多世纪来,数不清的孩子们在这座童话般华丽的大房子里度过愉快时光,也为这座最美的豪宅画上完美句号。

图片

▲乔争月摄

作者介绍

图片

乔争月

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日报社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主任记者、Qiao Shanghai融媒工作室总策划、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委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传播硕士专业特聘业界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新闻硕士专业业界导师、英文《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编委、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建筑科普文化标兵”。

图片

南京西路建筑地图(请横屏浏览)

图片

作者:乔争月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