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咖啡周来啦!上海人有多爱咖啡?我们在8平米“握手楼”里找到了民间代言人
上海黄浦2023-05-21 16:27:25

你爱喝咖啡吗?

一年一度的上海咖啡文化周

就在今天正式启动!

图片


在喝咖啡这件事上

上海人在全国早就鼎鼎大名

图片

美团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上海的咖啡馆数量

已经超过8500家,再创新高;

上海外卖咖啡的年交易用户数量

已接近300万,

交易规模达到了全国咖啡体量的

十分之一,为全国最高。


图片


确实,“海派咖啡”

可以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之一

但要说谁能做

上海咖啡文化的“代言人”?

那可真没人敢拍胸脯说了算


今天,就斗胆

推荐一位“民间代言人”

——阿凤阿姨

一位深藏在弄堂里的咖啡爱好者


说起和阿凤阿姨的相识也算是缘分使然她是小坊法治部的同事在拍旧区改造选题时

无意中碰到的



案件聚焦
,赞234


报道推出后

阿凤阿姨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观众和网友纷纷感叹
“有腔调的上海人图片”“这才是生活态度”

图片


也因为出现在上海观众

耳熟能详的法制专题里

还有不少网友调侃:

阿姨到底出啥事体了

   被“案件聚焦”盯上了...




一次偶然的相遇

我们认识了

热情的阿凤阿姨



在黄浦区有这样一片老宅

建国东路143弄的弄堂里

局促又杂乱

非机动车和各种生活搭建挤占了

弄堂的大部分区域


这里和距离仅一步之遥的

中心商圈、高楼大厦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拍摄间,一位阿姨主动上前和记者聊了起来。阿姨叫阿凤,60多岁了,在弄堂里住了几十年。得知需要采访,阿姨热情地说要带着记者逛一逛。


建国东路143弄这条老弄堂最窄的地方不足两米宽,对于这片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土地,阿凤阿姨是如数家珍。年代久远的老弄堂拥挤不堪、狭小逼仄,乱搭建、私拉电线的现象也不少。



住在“握手楼”的阿凤阿姨

自己煮了十几年咖啡



穿过窄窄的弄堂

阿凤阿姨带着记者来到了

她所住的楼栋


图片


过道仅能一人通行

一侧还摆了煤气灶

和一些厨房用具


图片


只见阿凤阿姨熟练地

踩上坡度有70度左右的楼梯

记者连喊:当心当心



阿姨所在的弄堂房屋,围着弯弯曲曲的逼仄“一人巷”而建,因此楼与楼之间距离非常近,甚至窗户一打开,就可以和对面楼里的邻居握手。“握手楼”的说法,也由此得来。



不过,如此拥挤逼仄的居住环境,在开朗的阿凤阿姨眼里也并非一无是处,“小户小景生活气息很浓烈的,你看,可以握手”

图片


阿凤阿姨

所在的这处屋子只有八九平

在当时赶上旧改征收

不少东西都已打包完毕


图片


  “阿姨,

你还自己煮咖啡啊!”

不经意间,记者发现,

一旁柜子上摆着一台几千块的

德龙咖啡机


图片


“ 喝了十几年了!

我小资呀,

正正式式的上海人!

有腔调诶!”



提到咖啡,

阿凤阿姨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

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伙计”

(此处@德龙咖啡,

  快来看你的野生代言人图片


图片


虽然已经陪伴阿姨多年这台咖啡机依然被阿姨擦得锃亮


即将搬到过渡房居住的

阿凤阿姨表示:一定要带上

这跟了自己十多年的咖啡机



搬进过渡房阿凤阿姨又添置了些咖啡好伙伴


现在,阿凤阿姨已经搬进大木桥路上的过渡房生活得有滋有味

图片


当记者再次拜访时

阿凤阿姨还不忘拿出

自己的拿手绝活——泡咖啡

别说还挺专业!

“用的都是进口咖啡豆,

加的都是燕麦奶!”


图片


阿凤阿姨:

奶泡打得好坏,你今天这杯咖啡质量也不一样。我用的燕麦奶,倒之前要摇,不摇它打不出泡,还会有沉淀的。

图片

图片


打泡机运作时,就可以启动烧咖啡了。说话间就好了,奶泡就打好了,然后贴着杯壁倒下去,奶下去,泡在上面,知道了吧。

图片


每天清晨起床

阿凤阿姨都会来一杯咖啡

让咖啡叫醒自己~

图片


“到了这把岁数了,

还是要让自己开心起来,

余生太短了。”

这一杯杯咖啡都是

  阿姨对生活的热爱!


图片


据了解

阿姨家里在弄堂有两间承租房

算起来,能够分两套房

一套440万,一套518万

未来居住环境也将得到大幅改善


我们深深地祝福阿凤阿姨,

早日住进更宽敞的新居,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

用心爱的咖啡机冲上一杯燕麦拿铁,

品味更醇香的味道、

更体面的生活、更安稳的未来……


图片


上海咖啡文化周又来了
阿凤阿姨,阿拉一道吃杯咖啡伐图片☕️图片


选稿:唐风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