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景气度向好 房企投资步入修复期
北京商报2023-05-17 00:51:00

景气度向好 房企投资步入修复期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4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从数据来看,1-4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还是开发商的销售、到位资金均呈现反弹,但投资端却依然保持降幅扩大的趋势,6.2%的同比跌幅,相较于上月的5.8%继续扩大,开发商的投资热情为何还不积极?

销售、资金、景气指数均向好

无论是销售还是资金,楼市在4月数据维度都迎来了“上涨”。

销售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76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7%。商品房销售额39750亿元,增长8.8%,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8%。

从数据表现来看,1-4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较1-3月分别提高1.3个、4.7个百分点。1-4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绝对规模仅低于2021年峰值水平。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今年以来住房支持政策的积极成效持续释放,居民住房消费信心改善,带动住房销售市场回暖。

“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但鉴于近期有市场走弱的现象,各地要重视继续提振销售端指标。”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称。

严跃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计算,1-4月全国商品住宅均价为10562元/平方米,涨幅为11.1%。当前房价涨幅相对大,和各地放松限价政策、销售端改善房企调整定价策略等有关。

与商品房销售同步,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也有一定程度反弹。1-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5155亿元,同比下降6.4%。虽然仍保持负值,但较上月收窄2.6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贷款6144亿元,下降10%;利用外资12亿元,下降69.6%;自筹资金12965亿元,下降19.4%;定金及预收款15925亿元,增长4%;个人按揭贷款8222亿元,增长2.5%。

上述两项核心指标的刺激,带动了整体行业景气指数的复苏:4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78,保持连续4个月正增长。

投资下滑的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然而,在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开发商销售和到位资金均呈现反弹的情况下,投资端却依然保持降幅扩大的趋势,6.2%的同比跌幅,相较于上月的5.8%继续扩大。

具体来看,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5514亿元,同比下降6.2%,开发投资增速已连续多个月负增长。从数据上看,供应端房企目前的积极性仍然不高,1-4月房企的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29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6%,房企补库存的动力不足。

在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房企开发投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状态受到多因素掣肘,开发商爆雷余波尚存,叠加今年大规模的到期债务,给到了一定的开发压力,而且销售端的复苏并没有达到预期。整体风险处置进度慢,所以导致施工、新开工、竣工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行。“手里没有土地储备的房企,在放缓拿地节奏;手里有土地储备的房企,开工积极性也并不高。”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分析称,房企投资信心恢复力较弱,主要体现在新开工意愿上。虽然销售端累计指标有所改善,但由于当前市场呈现一个弱复苏的状态,尤其是4月单月销售数据呈现较大降幅,开发商新开工呈现观望局面。但随着3-4月以来热点城市土拍市场呈现明显升温迹象,预计二季度房企新开工意愿上升,开发投资降幅将有所收窄。

“投资意愿目前看整体是恢复的,特别是央国企和一些优质的区域型国企,但分化也很严重。”广东某国有房企北京公司区首直言,投资数据在本月之所以依然呈现下滑趋势,与房地产特殊的数据呈现周期有关。“比如4月的投资数据,最快是3-6个月之前的拿地,一年都是正常的。”

不仅是楼市整体数据的滞后,在他看来,投资的数据恢复周期要远长于销售与融资,因此4月在销售等三项数据上涨的情况下,投资依然下滑就在情理之中了。

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房企开发投资的现状还会持续下去吗?哪些因素可以拉动房企开发投资?

对此,多位行业分析师均表示,除了看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外,还要看购房者的信心恢复和房企债务处理情况。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分析指出,根据中指数据,4月以来,市场情绪有所回落,重点城市“五一”假期表现较为平淡,上周成交规模在低基数下环比有所增长,但购房者置业信心仍偏弱,市场预期并不稳固。

从企业融资角度来看,根据中指监测,4月房企非银融资规模环比下降两成左右,信用债发行放缓,企业资金面改善仍不理想。短期来看,在企业资金压力较大、销售缓慢修复等因素影响下,二季度开工、投资难现明显改善,预计新开工面积继续下行,受新开工、土地缩量拖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下降态势或延续,但竣工的进一步好转有望对投资带来支撑。不同区域中,东部热点地区房企投资意愿相对较好,短期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额有望继续修复。

严跃进称,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目前最重要的是帮助企业“解困”,应继续加大对房企融资的支持力度,化解房企潜在风险,由“流入”到“流出”,实现正循环。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购房者的信心恢复,需求端的改善将极大影响到供给端,这样房企才有动力拿地。

可以看到,相较于商品房销售的回暖,土地市场的复苏力度明显偏弱。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4月,TOP 100房企拿地总额为3150.1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3.1%,降幅较上月继续收窄1.88个百分点。百强房企拿地门槛值为1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2亿元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尽管房地产市场需求出现恢复迹象,但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建设仍在下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调整期,稳定房地产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要继续努力。下阶段,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显效、市场预期好转,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作者:王寅浩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