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青浦有6家博物馆免费开放
绿色青浦2023-05-16 10:23:30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介绍,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本次主题为“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为感恩广大市民游客,本次减免费开放活动共汇集沪上125家博物馆。其中,青浦有6家博物馆免费开放。详见↓

青浦区

青浦区博物馆

地址:华青南路1000号

预约方式:文旅一码游

5月18日免费开放

陈云纪念馆

地址:青浦区老朱枫公路3516号

预约方式:个人参观青浦文旅小程序、红途。团队电话预约,59257178,59257184

5月18日免费开放

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

地址:外青松公路7270弄600号东区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39820026*77

5月18日免费开放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地址:沪青平公路3993号

预约方式:电话:59755777、网上预约

5月18日免费开放

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

地址:汇金路889号

预约方式:网上预约,博物馆官网,电话51193251,51193252

5月18日免费开放

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

地址:青浦区赵重公路135号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59752204

5月18日免费开放

01青浦区博物馆

图片

青浦博物馆于1958年10月1日创建,当时的馆舍坐落在青浦曲水园旁,是全国较早成立的市县级博物馆。1980年,青浦博物馆迁入青浦城隍庙馆舍。1984年,陈云同志题写馆名。2004年,青浦博物馆新馆建成,坐落在青浦区崧泽广场,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陈列面积达360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邢同和设计。

图片

青浦博物馆的整座大楼因五个椭圆而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中间部分为大堂,以8米高的大型石材浅浮雕《青龙赋》为主题背景,庄重而典雅,是为游客提供服务和休息的公共场地,东、南两翼则是陈列区域。

图片

“上海远古文明之源”是南翼展示主题。这里从上海成陆开始,通过介绍青浦崧泽和福泉山等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讲述了古代上海从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到春秋两汉那悠远而多彩的历史,尽显青浦作为上海古文明发源地的魅力。

图片

“申城水文化之魅”为东翼的展示主题。游客可通过“沧海桑田”来了解历史上青浦的水系变迁、建置沿革。青龙镇港湾实景复原区气势恢弘,再现了宋代海外贸易港口青龙镇的市井风情和繁华景象。“桥文化”“水乡风情”等板块,则通过介绍明清时期青浦的民风、民俗,展示了水乡动人的风情、旖旎的风光。“人杰地灵”则让游客领略到青浦自古至今的钟灵毓秀。

图片

02陈云纪念馆

图片

陈云同志执着追求理想、始终忠于党和人民。他的一生与上海紧密相连,他出生于斯,成长于斯,又从这里出发,走上革命道路。这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

图片

陈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先后从陈云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及新华社、商务印书馆等机构和全国陈云纪念地等征集到陈云照片、实物、文献资料等。

图片

纪念馆不断深化对陈云生平业绩、思想理论、精神风范的研究,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研究平台有序推进,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基于4万多件藏品打造的数据库和史料网成为深入研究、支撑展览、丰富宣传的不竭源头,为“四史”教育储备了大量鲜活素材。

03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

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是由福寿园国际集团筹建,中国首家在人文纪念领域集收藏、展览、研究、交流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非国有博物馆,其地处青浦,毗邻松江,主体建筑由中国著名建筑大师邢同和设计,国学大师南怀瑾亲笔题写馆名。

图片

馆内设施一流,在2000平方米的室内展陈中,以入住福寿园的上海近现代历史中百位名士贤达为纪念内容,现收藏各类名人遗物及文史资料近3000件,于2015年被评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4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崧泽遗址被发现于1957年,地处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至今已进行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发掘、保护和研究。考古人以“假山墩”为中心,前后进行了多次发掘,较完整地揭露了该区域的地下遗存情况。上海地区人类活动发端于这块土地上,发现了“上海第一稻”(是中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地层依据的炭化稻谷)“上海第一井”(是中国最早的直筒型水井之一)“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房”等,崧泽遗址因此被称为“上海之源”。

图片

2014年5月18日,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开馆,是集遗址保护、考古研究、文物收藏的重要场所。主展厅由“发现崧泽遗址”“走进崧泽社会”“传承崧泽遗产”三部分组成,通过对考古材料的研究、解读,以现代的展览语言和展示方法,呈现了崧泽先民创造的物质文化,还原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图片

05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

该馆以上海近代印刷发展史为时间主线,以“印刷让文化更灿烂,让世界更文明”为主题,通过上千幅珍贵历史照片和实物,综合介绍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印刷所等中国主要出版印刷企业的历史变迁、发展概况及为振兴民族印刷工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我国出版印刷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图片

馆内由印刷展示馆、龟兹壁画馆、映美术馆、尚映书坊、印刷工坊和科普课堂组成,展示总面积3000平方米。展馆对制版、印刷、装订等技术、设备、工艺的特点作简要介绍,对现代3D打印与数字印刷在文物复制方面的创新应用作重点介绍。

图片

06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

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于2016年5月8日正式开馆。2018年8月,陈列馆正式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

图片

作为一个全面系统介绍红十字历史文化的主题展馆,陈列馆内设国际红十字运动馆、中国红十字运动馆、上海红十字运动馆、淞沪抗战·上海红十字馆、人物资料馆和尾厅等六个部分,藏品千余件,其中珍贵藏品260多件。该馆通过实物、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再现了国际、中国和上海红十字运动的百年历程,揭示了其诞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展示了中国、上海市红十字会在人道领域的特殊贡献。

为提供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和氛围,全市博物馆已完善错峰预约流程。请市民游客提前预约,有序观展,共享“国际博物馆日”的节日气氛和福利。

作者:沈逸清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