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致敬“最可爱的人” 上海京剧院排演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
东方网2023-05-15 18:27:32

“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作指引,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出戏排好!”今天上午,在上海京剧院一团排练厅内,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建组动员会举行,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一番动情的话语,让在场的演员热血沸腾。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上海京剧院将于“七·一”档上演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取材于朝鲜战场上的真实事迹,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特派遣侦察排长战斗英雄严伟才率领“尖刀班”,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韩大年和当地群众崔大娘、崔大嫂等人的协助下,出奇制胜,捣毁伪“白虎团”团部的故事。全剧歌颂了中朝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用鲜血凝成的伟大战斗友谊,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上京将通过排演《奇袭白虎团》,致敬“最可爱的人”。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任该剧艺术顾问,著名导演白云明任剧本整理、导演。

《奇袭白虎团》是山东省京剧院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现代京剧。尚长荣至今记得,59年前的1964年,第一届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在北京举行,由山东团排演的《奇袭白虎团》犹如一匹黑马在汇演的所有作品中腾空出世,红得厉害,饰演严伟才的宋玉庆也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和赞誉。此次上海京剧院排演该剧,也获得了山东省京剧院的大力支持。剧组特别邀请宋玉庆担任艺术指导,导演白云明也来自山东省京剧院,2020年山东省京剧院复排《奇袭白虎团》,白云明就是复排导演。而白云明也曾与上京合作过多部大戏,他表示,“复排不是复制,我们保持该剧原汁原味,同时控制时长在2小时左右,更符合当下观众观演需求。”

《奇袭白虎团》是业界公认排演难度最大的剧目之一,文武并重、载歌载舞。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创造性地运用京剧传统表演程式和身段,表现现代战争。其充分运用和发挥京剧武戏中翻腾跌扑的程式和技巧,还吸收借鉴了舞蹈的造型和技巧,“排除地雷”“匍匐前进”“刺刀格斗”等现代军事类程式动作一直为观众们所喜爱。剧中许多身段动作难度系数也很高,排练危险系数也高。如在“插入敌后”一场中,主演和“尖刀班”要以多种姿势从两米的高处“下高”“云里前扑”“云里翻”“下高三百六转体”等,对演员们是极大的考验。

为了完成这部难度颇高的作品,上海京剧院主创团队新老结合,演出阵容由“8090”后青年一代挑起大梁,而老艺术家尚长荣则担任艺术顾问为作品保驾护航。为这部剧,尚长荣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不但牵线搭桥,邀请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当年严伟才的扮演者、今年82岁的宋玉庆隔空担任艺术指导,还邀请来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荣氏文化专项基金联合制作。在今天的建组动员会上,他也一再叮嘱年轻演员们,在刻苦排练的同时,要注意身体,注意营养,对年轻人的爱护溢于言表。

这部戏不仅要求主要角色“严伟才”能文能武、能唱能打,对“尖刀班”成员们也要求颇高,要各有特点,还要整体展现志愿军战士的“精、气、神”。为了能更好地展现剧中军人的风采,做到演兵像兵,4月,上海京剧院来到了共建单位上海警备区虹口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训练,提前为排演做准备。剧中主演深入体验军人生活,学习了队列动作、三大步伐、握枪姿势、匍匐前进等动作,切身学习与体验军人生活的真实感为他们将来的表演打下了生活基础。在集中训练期间,曾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王长瑄、许新建、吴鹤鸣三位老首长为大家做了讲座。他们的宝贵思想、革命精神、崇高品质,深深打动了所有听讲的演员们。

在剧中扮演严伟才的“90”后优秀青年演员赵宏运表示,这出戏对他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人生就是要面对挑战,战胜挑战,他将化压力为动力,在舞台上刻画好经典剧目人物形象,继承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革命英雄学习、致敬!

据了解,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将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三场。创排时间紧、排练任务重。在今天的建组动员会上,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剧组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意在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团员们在排练、演出过程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圆满完成演出任务。“要充分发挥文艺作品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延续下去。”张帆说。

作者:王永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