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半个月亮掉下来》:喜剧悬疑风格融合当代寓言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5-07 21:56:00

5月5日至7日,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的话剧《半个月亮掉下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首演。这部处处充满老北京市井烟火气,集悬疑传奇、黑色幽默、城市变迁、社会现状等多重元素于一身的作品,令人发笑,又耐人寻味。

台上演出:现实主义融合象征主义

一拉开大幕,便是老北京胡同里热热闹闹的京腔京韵,还夹杂着些许外地方言。几户人家一边吃着刚打下来的北京大枣,一边热烈讨论着拆迁改造的事情,既展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在不知不觉中揭示出了各家各户的矛盾所在和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戏剧梅花奖得主、北京市曲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张绍荣饰演的主人公王一斗,北京人艺国家一级演员高倩与尹伟分别饰演的满囤妈和夏五爷,将北京人爱逗闷子的性格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外,张垚、杜晓涛、董菲菲、秦玮莉、颜瑾等青年演员也在剧中各有精彩表现。

猛一看,这似乎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有着“老北京、轻喜剧、重悬疑”的风格。但正如舞台上几户人家的小屋都是用抽象的建筑结构来表现,该剧还充满了极强的象征主义色彩,在立意和主题上展现了荒诞性和寓言性。

伴随着剧情的推进,主人公王一斗一家人在自家四合院内偷偷挖掘据说是慈禧太后隐匿的金银财宝的过程,也引发了欲望之争、家庭矛盾、社会病症等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式问题,表现出了北京在建设国际大都市进程中的日新月异、城乡文化和习俗的矛盾冲突,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而剧中最突出的,则是表现了人的贪婪和欲望就像一口幽深的古井,永远也填不满。

最终,王一斗中风,不能说话,只能呜呜,再也喊不出他的经典台词“后悔呦,后悔死喽!”也让观众们在会心的笑声中感到些许悲凉和反思。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水中捞月一场空,也正体现了《半个月亮掉下来》剧名的寓意。

幕后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采访经历

“这部话剧的创作灵感,实际上是我当年在北京日报做记者采访时得到的。”该剧编剧是中国作协会员、北京作协名誉理事、北京日报高级记者刘连书,他讲述自己创作小说与剧本的心路历程时透露,有一年,北京在拆除一片破旧四合院时,挖出了一口井,当时马上汇报给了考古部门,也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但最终结果却是一口空井。“我听了这个事情之后,激动得脉搏从七十下变成一百多下。为什么呢?因为,我想从这口井里挖出宝贝来。这宝贝,当然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文学思考。”因此,刘连书写下了《半个月亮掉下来》的小说,并荣获老舍文学奖提名和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等单位组织评选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中篇小说佳作奖。

2008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宅之谜》播出,获得了超高收视率。如今,他将小说又改编成了话剧搬上舞台,他对自己的文学追求总结为16个字:“故事好看,人物鲜活,主题深刻,含而不露。”

总导演顾威表示:“话剧《半个月亮掉下来》不仅针砭时弊地抨击了甚嚣尘上的拜金主义,更通过故事中人物寻宝求财的荒诞经历,启发观众对于正确金钱观、财富观的思辨与重视。”王翼在执导此剧时着重矛盾冲突与戏剧性,不仅保留了原著的轻喜剧风格,更突出营造悬疑的氛围感,而尾声的开放式处理,也为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

专家评点:别有寓意的京味话剧

著名编剧李宝群在看完演出后评价道:“五十六号新作,顾威老师和王翼执导,京味戏人物戏市井戏,老人艺风格,且对现实人生人性有批判有讽喻有寓意,这支民营团队脚步未停作品不断,选剧本别有眼力,二度沉实老到不浮不躁。致敬!”

剧评人李静也评论道:“小说家刘连书先生的话剧处女作《半个月亮掉下来》,惊喜。一场别有寓意的京味话剧。一个‘挖宝’悬念饱满地支撑到最后一分钟,其间贯穿着多重主题的交响:人性里的贪、嗔、痴,欲望煎熬下的梦幻泡影;可贵的是编剧并不逃避真实朴素的善,而这却是当代文艺最缺乏的。”

作者:王润 方非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