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东方快评丨“特种兵式”赶作业,谁该反思?
东方网·东方快评2023-05-05 11:12:28

“特种兵式旅游”走红之后,又冒出了“特种兵式学习”。

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孩子们见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在归途的火车上赶作业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整列车厢回杭的娃都在赶作业”甚至冲上了热搜。不少网友也在高铁上偶遇了一车厢“特种兵”都在赶作业的“壮观”一幕,不时还传出家长训娃的声音,令人感慨不已。

其实,“特种兵式学习”并非今年五一才出现的新事物,每逢寒暑假尾声之时,很多孩子都会进入疯狂补作业的节奏。一些实在完不成作业的“熊孩子”,还会灵机一动,想出诸如丢失在飞机上或被贼偷走之类的妙招,令人啼笑皆非。

假期适当安排一些作业,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总有一些老师“不放心”,于是就想通过作业来“倒逼”学生在假期里别忘了学习。老师的用意固然可以理解,但这种思想和做法却值得商榷。

首先,布置作业的本意是巩固和提升所学的知识,如果将之视作“对付”孩子的高招,这样的思维本身就有问题。一些老师之所以热衷于布置作业,是因为“作业越多成绩越好”的观念根深蒂固。既然作业是提分法宝,一有机会当然就要布置作业。

然而,据杜克大学家庭作业调研专家哈里斯·库柏研究,小学阶段的孩子们通过课堂学习收效要比家庭作业更高,家庭作业不仅对小学生没有任何学业上的帮助,甚至对学校的态度上还有消极的影响。到中学阶段,家庭作业才渐渐体现出对学业的益处,但也应当适可而止。看来,所谓的“作业越多成绩越好”很难经得起推敲。

其次,老师不能人为窄化学习的概念。孩子的成长绝不止于成绩,整个世界都是孩子学习的素材。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人生除了要看有字之书,还要多读一些无字之书,而这正是设置假期的深层次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疫情过后,趁着五一假期远行,对于开拓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见识和完善其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毫不夸张地说,假期少布置点作业,让孩子出门安心看世界,多长点见识胜于从书本上学知识。在网友留言中,也不乏有善解人意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过个愉快的假期,基本上没有布置什么作业,赢得了由衷赞叹。

高铁上补作业成了孩子们假期的标配,同情之余,更令人感到格外扎心。寒暑假相对时间较长,或许学生还有一定的安排调节余地,五一之类的小长假,也就短短三五天时间,如果老师不能克制一下布置作业的冲动,学生还能有时间好好玩耍吗?要知道,就算单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多,但几门科目合起来,同样也是不小的负担。

不过,事情也需要一分为二看待,高铁上的“特种兵式学习”不能完全归咎于老师布置太多作业。即便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倘若家长和孩实缺乏统筹安排,玩得很尽兴就容易把作业忘掉了,只好见缝插针地疯狂补写。前几天玩得多嗨,现在补作业就有多惨,这种自作自受并不值得同情。

“特种兵式旅游”基本上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特种兵式学习”更多的是被迫和无奈。火车的狭小空间,不是写作业的场所,老师要尽量少布置一些固定的作业,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合理分配出游和写作业的时间。希望假期结束的火车上,能更多地听到对游玩的回味和感悟,而不是一车厢“特种兵”在埋头奋笔疾书。

作者:胡欣红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