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打造文旅融合新图景!徐汇“五一”假期文旅数据火热出炉,速来围观!
上海徐汇2023-05-04 19:13:44

“五一”假期,徐汇文旅市场推出一系列形态丰富、吸引力强的新场景、新体验、新玩法,描绘了一幅“文化味浓”“烟火气足”“体验感好”的文旅融合新图景。2023上海龙华庙会“焕新”开启游人如织,“汇文艺 惠生活”文旅消费季精彩纷呈,徐家汇书院、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西岸美术馆大道等文旅空间掀起打卡热潮,到访市民游客在中心城区中名列前茅。传统与时尚交织彰显徐汇文化底蕴和都市魅力,文旅引流有效激活消费“核爆点”,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假日期间(4月29日-5月3日),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累计接待游客100.66万人次,占风貌区总接待量的26.33%,位列上海各风貌区之首;其中武康路-安福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累计接待游客约27万人次;徐汇滨江累计接待游客96.11万人次。


PART.1龙华庙会焕新回归,丰富非遗文化新体验

图片

2023年适逢龙华历史风貌保护区成立20周年,上海龙华庙会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周年。此次上海龙华庙会在全新亮相的徐汇龙华广场“焕新”亮相,展现古韵龙华与海派风尚深度融合之美。为期4天的庙会(4月29日至5月2日),主会场龙华广场参与人数达6.95万人次;其中5月1日达到巅峰,当日参与人数达到2.5万人次。

2023上海龙华庙会围绕“妙汇・新生”主题,展开妙艺、妙市、妙戏、妙展、妙游五大板块。京剧、评弹、越剧、昆曲、淮剧、沪剧、木版水印技艺、上海剪纸等近十个国家级非遗相继呈现。突破单一空间,整合优质资源。创新“1+N”模式联动龙华寺、周信芳戏剧空间、朵云轩、龙华会、江南百景图等周边文化及商业空间,带来汇集传统民俗非遗经典及海派创新内容的文化新体验。周信芳戏剧空间里一周六场大戏,共1200个免费赏戏名额在预约通道开启后一小时抢完,场场爆棚、场场喝彩;《江南百景图》手游与龙华庙会合作的《龙华游春百景熙》活动反响空前热烈,玩家们在指尖点亮了心中最美的龙华塔。同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推出公益导赏、市场服务、自由行三种不同形式的龙华庙会“妙游之旅”,将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输送到活动现场。活动期间,龙华庙会文旅咨询点接待游客约6000人次,发放文旅宣传资料近7000份,妙游之旅市场游线吸引了1750名游客参与,感受了古韵龙华的文化魅力。

图片

“龙华庙会”话题在小红书上掀起打卡热潮


PART.2文旅供给精彩纷呈,彰显都市旅游新魅力

图片

新华社在“五一”期间对徐家汇书院阅读热的报道

徐家汇书院(徐汇区图书馆)开馆4个月人气居高不下,节日期间延续火爆盛况。在读者服务方面,假日5天总计到馆读者4.2万人次、办理读者证264张、借还图书4224人次,“徐家汇书院”小程序访问量达32.03万人次。在阅读推广活动方面,开展“海派城市考古·走读徐汇”系列活动,通过CITY WALK的形式,深入探索徐汇城市历史、深度感受徐汇海派之源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庭推出“有光”——《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特展导览服务,共800人次参与。在文旅消费方面,东西公园文创集市、永璞咖啡、“木村野集”茶饮,较平时周末到访人次增加60%,消费额增加120%。在文旅融合方面,4月29日,新增文旅融合的馆外服务点“龙华塔影”阅读空间正式对外预约开放,该空间“隐于”塔影广场水域之下,约藏书2000余册,设置座位50个,是集休闲、艺术展示、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公益性服务空间,假日期间到访600人次。


图片

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继续推出“徐汇之美——海派之源”主题展,带来“i武康路|‘漫游慢品武康路’导览”,囊括了徐汇四大功能片区的文旅资源,将魅力衡复、徐家汇源、古韵龙华、艺术西岸的迷人风景、特色建筑、创意灵感汇聚于此,一个展览即可饱览徐汇美景。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约4.6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924%。文旅咨询方面,“五一”假期共有7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位提供对外服务,共计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发放资料约3.1万份。

图片

图片

同时,全区各文博场馆有序开展各类活动,赏音乐、品艺术、逛展览……丰富的文化供给带市民解锁“家门口”的好去处。徐汇区文化馆分别开展襄阳公园梧桐音乐会、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及“春来临”2023年合唱音乐会等演出活动,营造浓厚城区文化氛围。“五一”期间参与活动群众达10750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119.5%。徐汇区艺术馆展出“岁月有痕——徐汇区艺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展”,推出8场“汇美艺赏·馆员说”现场导览活动,带领观众品味艺术、分享艺术、鉴赏艺术,假日期间共计接待观众1037人次。土山湾博物馆(徐光启纪念馆)五日总计接待入馆观众3029人次,较2019年同期提升78.59%。

图片


PART.3文商旅体融合联动,激发城区消费新活力

图片

徐家汇商圈登上4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汇文艺 惠生活”文旅消费季活动火热开启。徐汇文旅积极响应上海市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号召,联合中国银联、米哈游,以文旅消费、体育消费、夜间消费为重点,以购物消费、文化演出、体育赛事、特色美食、景点打卡等消费场景联动为特色,重点面向徐家汇、衡复、西岸等各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园区等商户共800余家,参与商户数量为上一届的近4倍,补贴额度及比例均为历史最高。活动期间,与米哈游合作,以新上线星穹铁道游戏新人物“三月七”为主角,制作播放动画文旅消费宣传片,并通过社交媒体KOL拍摄探店视频,带动“汇文艺 惠生活”话题页播放量近1200万、点赞数超85000。截至5月3日,累计核销消费券约3万张,间接带动综合消费约5000万元。

艺术美展点“靓”假日文旅市场。徐汇区域内8家美术馆“五一”假期共接待观众2.87万人次,举办公教活动25场。西岸美术馆大道的各大美术馆新展齐开,西岸美术馆接待观众人次达1.85万人次,全新推出的国内首个溯源超现实主义的重磅大展《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深受欢迎;西岸艺术中心N馆的全新大展《青春万岁——新中国美术的青年时代》展出近百位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大师的青春力作。星美术馆《开启START第一季》、上海香成摄影艺术中心《自我:新纪实摄影》、龙美术馆《龙与士: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油罐艺术中心《不疑之地》等展览也展示了古今中外、东西交融的艺术魅力,为市民游客奉上一条徐汇“艺术马拉松”线路。

图片

位于徐汇滨江的GATE M西岸梦中心携手银盐复古市集,举办为期6天(4月28-5月3日)的复古市集,融合了咖啡、露营、音乐、摄影、体育等多种元素,“五一”期间客流达4万人次,焕活了徐汇滨江以南的片区新活力。

图片

影剧院方面,区内电影院共放映2571场,观影6.27万人次,票房371.91万元,同比2019年放映场次增长66.4%。区演出场所共售票72场,接待观众3.25万人,票房677.71万元,平均上座率90.4%,同比2019年票房增长625.06%。

酒店方面,假日期间抽样的30余家星级和规模以上酒店累计新增入住旅客18779人,同比2019年增长96.97%;累计出租客房22981间,同比2019年增长47.84%;日均出租率73.22%,同比2019年增长26.96%。

徐汇区文旅局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值班值守制度。针对部分热门景区、重点区域、演出活动,徐汇区文旅局要求各单位做好大客流应对准备,全面加强文旅市场检查巡视,共出动检查人员124人次,检查各类文旅场所242家次,监管营业性演出10场,确保假日文旅场所和人员安全。区域内文化旅游行业未发生重大安全突发事件,各类文旅活动和文化场馆平稳有序,假日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选稿:施丰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