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东方快评丨对“全职儿女”热不妨多一些冷思维
东方网·东方快评2023-04-26 10:39:24

最近一个新鲜的概念“全职儿女”闯入大众视野,引发全网热议。(4月25日海报新闻)

什么是“全职儿女”?据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小组介绍,所谓“全职儿女”就是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 目前该小组已经汇聚3376名“打工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全职儿女”还要像对待“老板”一样,给父母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比如,有网友表示“每天给妈妈打一小时电话”属于“基本职业素养”;父母盼着自己考公考研,那就得保持学习状态,满足“老板”的期待。“岗位职责”还包括:跟父母说话态度要端正,千万不能让“老板”觉得“吃我用我还态度不好”,父母不让做的事情,尽量别干,实在不行也要转入“地下作业”。

全职妈妈、全职爸爸在社会上已经不足为奇,子女也分全职和兼职?对此,不少网友质疑道“什么时候把啃老也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了”。有人赞成这种做法,认为与其还要雇保姆,有条件不如自己照顾。还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过渡状态”,一边做“全职儿女”,一边准备考研或者找下一份工作……

其实,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选择成为“全职儿女”的背后必然有各种不同的推动因素,更与家庭成员的意愿息息相关。如有的家庭要聘用保姆照顾老人,找不到合适的可靠的人选,年轻人干脆回归家庭替代保姆“工作”一段时间,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还有30多岁的职场人士,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想调整人生方向,而父母年迈也需要照顾,因此辞职陪伴父母休整一下,对家庭和自己来说可能都是一种不错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这些选择暂时“回归”家庭的年轻人,在照顾长辈的同时并没有丧失自我,有人保持自律,不断学习考编考证突破自我;有人在休养过后重振旗鼓,投简历找工作;有人甚至通过不断分享自己“全职儿女”的生活,在社交平台吸引了一波粉丝,做起了自媒体……

从肯定角度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会更开放、更多元,“全职儿女”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不同个体的选择范围注定不一样,只要家庭美满和谐,“全职儿女”既能尽孝,又能实现自我锻炼和成长,也不失为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所以,舆论不必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全职儿女”,因为任何的标签式解读,都难免会有 “失真”的风险,对具体的个案来说也未必公平。

当然,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全职儿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确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这样的价值不可过度拔高,年轻人要警惕家庭成为滋养逃避心理的温床。对全社会而言,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对这一现象的美化,并忽视了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更进一步而言,多数年轻人做“全职儿女”,其实也是选择了一种最低限度的生活,这种“低欲望”的群体价值追求,对于社会活力的影响到底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梁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