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吃货福音!“住”进青浦稻田里的小龙虾上市啦~
绿色青浦2023-04-25 15:39:48

繁美丰盛的四月里,

你吃小龙虾了吗?

▲点开视频,一起“云”捕虾~

你知道吗?

当下,“练塘产”小龙虾悄然上市啦~

图片

迎着晨曦微光,走进青浦区练塘镇星浜村城农架体验园的稻虾养殖基地,成片的水田在微风下泛起层层涟漪,农人们正忙着将鲜活的小龙虾捕获入框,挑拣、称重、外销或分区投苗养肥,偶见白鹭、野鸭、黑水鸡在水中游弋、缱绻、觅食、翩飞,一派繁忙的景象徐徐展开。随着小龙虾陆续进入市场,吃货们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近一瞧,水草丰富、生机盎然。养殖户沈师傅正牵着“一叶扁舟”开启“扫田”模式,动作娴熟地拉起一个个地笼,收获一只只活力十足的小龙虾。稍不注意,小龙虾就活蹦乱跳地从筐里溜了出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养殖小龙虾规模约50亩,采用繁养分离的养殖方式。4月开始,从育苗田中捕捞上来的成品虾和虾苗经挑拣、分离后,前者从田头销往市场,后者则自用或部分卖给周边养殖户。目前,成品虾价格每斤26元,虾苗价格每斤15元,产量、收益相对可以。5月中旬,有望迎来小龙虾丰收季。”养殖户沈卫杰笑容满面地说。

图片

“春夏捕虾,秋收稻子。”沈卫杰表示,6月中旬,小龙虾捕捞结束“田也不浪费”——开始散播抗倒伏能力强的水稻品种。等水稻成熟收割后,抽清水入田,供小龙虾休养;再等到来年4月继续“捕大留小”。这样一来,不仅能培育一批虾苗,而且可以养一茬成品虾。一年下来,亩产小龙虾约400斤、水稻约1000斤。相比固有种田模式,“稻虾共作”的综合种养模式让自己收益翻了三番。

图片

图片

据了解,“稻虾共作”的综合种养模式是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农药用量,达到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两不误,同步增产。此外,由于“住”进稻田的小龙虾无法接受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造就了所产大米的绿色有机品质,广受市民青睐。

图片

如今,这种具有“一田两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特点的“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在练塘各地逐渐推广,越来越盛行。正成为稳定练塘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产业,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片

还在等什么?

蒜香小龙虾、香辣小龙虾、

秘制小龙虾、油闷小龙虾……

赶紧吃起来,

一起来一场舌尖上的旅行吧~

选稿:严佳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