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不瞎逛!朱家角古镇里的一砖一瓦,都有哪些“名堂经”?
绿色青浦2023-04-18 08:18:13

图片

来到名闻遐迩的朱家角,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逛一逛原汁原味的明清街,吃一吃儿时记忆的小零嘴。除此之外,千年古镇朱家角还有什么能够吸引你?这一次,我们不看“西洋镜”,专讲“名堂经”,带你来一场角里“深度游”!

课植园

图片

年代:民国元年(1912)

地址:朱家角镇东井街111号

课植园是朱家角最大的私家园林,又名“马家花园”,园主马维骐,朱家角富商,曾捐资建校、建桥,颇多善举。园内一副对联点出了园名寓意,“课经书学千悟万,植稻麦耕九余三”,意为希望孩子们在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放入现代语境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从课植园旁门进入,现是上海申报馆PRESS咖啡的空间,咖啡搭盖碗、拿铁配绿豆糕,这种中西结合、古今穿越的CP不仅是年轻人的潮流,也让古建筑生机盎然!

课植园
上海市青浦区西井街119号

江南第一茶楼

图片

年代:清代中下叶

地址:朱家角镇北大街208、210、212号

江南第一茶楼原产权人为朱家角名医赖嵩兰,解放前卖与杨瑞龙做茶楼,坐落在古镇最热闹的北大街上,背靠漕港河,毗邻放生桥。从古至今,在这个商贸繁荣的港口上岸,就能看见这座多立克式建筑的茶楼,门面为红砖砌三个拱券门,原均为木质长门,现左右已改为玻璃窗。本地老百姓和往来商人、游客是这里的常客。如今,茶楼依旧沿袭着传统,屋内时有评弹阵阵,喝茶聊天声不绝于耳,百年过去后,再细品这座茶楼为时代刻下的烙印依旧精美绝伦。

江南第一茶楼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北大街208-212号

大清邮局

图片

年代:清同治年间(1862—1874)

地址:朱家角镇东湖街居委会西湖街35号

大清邮局最初属民间信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廷开办国家邮政,遂成为大清邮政官局。外墙青红砖相间,仿欧式门楼建筑,后有廊及码头用于邮运。现如今,邮局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文旅项目,到大清邮局敲上一枚纪念章,寄出一封明信片,逛逛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打卡点。

中国邮政(大清邮局)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西湖街35号(近漕平路)

席氏厅堂

图片

年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地址:朱家角镇东湖街居委会东湖街49弄65号

席家住宅是明代席氏后裔由洞庭东山迁徙至朱家角镇而建。是上海地区现存历史最早的民居之一,砖雕艺术价值很高,现仅存前厅、砖雕门楼及前后天井。砖雕门楼、门柱用水磨方砖贴面,雕有海棠菊花、祥云仙鹤等吉祥之物,由于历代席氏族人热心公益,广行善举,家族民声远扬,百姓对席家住宅视若珍宝、主动保护,才让这些珍贵的砖雕保存至今,而这种对文物保护的精神也得意世代传承。在朱家角百姓的呼吁和支持下,席家住宅正在保护修缮中,相信再一次叩开席家大门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席氏厅堂旧址
上海市青浦区翔宁浜763号上海朱家角古镇旅游区内

图片

漫步古镇,诸如这样的文物保护建筑散落于各处。

脚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或许都有不同寻常的故事。

思索着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景象何以延续千年?

除了从现存的一些稀世珍宝还能一窥端倪之外,叩开民家之门,那些老宅故事里透露出的人情世故、礼仪文化、家国情怀,才是打通古今你我的密钥啊!

作者:施君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