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血脂异常,小心血管偷偷“糊”住!做好这10点,帮你稳住血脂
上海嘉定2023-04-16 14:02:08

血脂异常大多时候悄无声息,却能使健康的血管被偷偷“糊住”,时间久了多种心血管病接踵而至,哪些表现可能提示血脂异常呢?

怎样才能稳住血脂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01

双眼反映血脂异常

1.突然视力模糊: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多、流速减缓,脂蛋白从毛细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黄斑,就会影响视力。

2.角膜周围有不透明白环:

黑眼球边缘被一圈灰白色、宽约1毫米-2毫米的圆环或弧形半圆环所包围,时间久了,颜色会不断加深且越来越明显。

3.睑黄瘤:

睑黄瘤大多数都好发于中老年人,而且以女性多见。我们平时在门诊所见到的是患者的上睑内侧会出现浅黄色的扁平苔藓状的病变。大多数这一类患者都是由于体内的脂肪含量增高,或者代谢异常,结构紊乱而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在皮肤以及肌腱的位置。

总的来说,如果视力出现模糊,角膜周围有不透明白环,或者出现睑黄瘤,都可能预示着血脂异常,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

02

身体有以下变化,也要当心血脂异常

1.头晕犯困: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手脚易发麻、沉重;清晨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夜晚却很清醒。

2.黄色结节: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

3.腿肚抽筋:

腿脚经常抽筋、刺痛,补钙、休息并无好转时需警惕血脂偏高。这是因为胆固醇积聚在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的。

03

时隔7年最新血脂管理指南发布

5大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发布,这是时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

在血脂检测和控制方面有哪些新建议、新变化?以下几点与你息息相关~

1.血脂多久查一次好?

答:40岁以下每2-5年测一次血脂。

相比2016版指南建议 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1次血脂,新指南建议改为了2-5年测一次。具体为:

●< 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

●≥ 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的检测。其中,Lp(a)代表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2.血脂常规检测项目有什么变动?

答:新增加了3个项目。

相比2016版指南,新版指南在临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TC、TG、LDL-C、HDL-C的基础上,增加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其中:

●载脂蛋白质A1:正常人群水平多在1.20-1.60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

●载脂蛋白B:正常人群在0.80-1.10g/L范围内。

●脂蛋白(a):浓度与遗传有关。通常以300mg/L为切入点,高于此水平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3.哪些人需要重点查血脂?

答:以下4类人要注意重点筛查血脂。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

●存在多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65 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4.血脂控制到多少比较好?

答:不同人群的血脂标准不同。

管理好“坏胆固醇”(LDL-C)对于血管健康非常重要,不同人群标准不同。比如,普通健康者“坏胆固醇”只要不超3.4毫摩尔/升就可以;而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坏胆固醇”要在2.6毫摩尔/升以下。具体的风险等级可以由医生结合自身状况判断。

5.为什么儿童青少年也建议查血脂?

答:20%多的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

指南新增了儿童青少年血脂筛查的部分。指南指出,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使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28.5%。对下列情况的儿童及青少年建议进行血脂筛查: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女性<65岁或男性<55岁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

●父母TC ≥ 6.2 mmol/L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

●有皮肤黄瘤、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

●对于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岁)或超重(12-16岁)或有吸烟行为。

04

科学降血脂记住这10点

1.一定要戒烟、避免二手烟: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升高“好胆固醇”的水平。

2.每周至少3次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健走、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可以持续30分钟。

注意: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遵医嘱进行运动。

3.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

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要注意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

●油脂摄入总量每人每日在20克-25克。

●用植物油这类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动物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

●避免反式脂肪的摄入,如代可可脂巧克力、各种非天然奶油的蛋糕、反复油炸过的食物等。

4.食物胆固醇摄入控制在每日300毫克内:

对于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强调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争取把每日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内。

5.多吃果蔬和全谷物:

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薯类、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对血脂的控制更有帮助。

6.减少饮酒、戒酒:

长期过度饮酒会对脂肪的代谢产生影响,更容易发展为脂肪肝,导致肝脏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使血脂增高,最好是不喝酒。

7.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对保持血脂健康非常重要,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内分泌异常,从而诱发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每天固定在23点前入睡。

8.学会给自己减压:

压力大时更容易出现“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降低的情况。

9.控制好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有利于血脂控制,建议腰围控制在男性< 85厘米、女性< 80厘米。

10.遵医嘱用药:

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无法改善血脂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或者联合用药来控制血脂。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