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上海多部门紧急提醒:不要擅自采摘公园绿地内野菜!这些不能随便吃
东方网2023-03-29 08:09:11

俗话说

春食野,夏吃苦

现在正是时令野菜

鲜嫩水灵的时候

记者从上海多座公园绿地了解到,一些市民游客更喜欢自己动手,在公园或小区绿地内采摘野菜,带回家食用

对此,绿化部门和食安部门发出提醒,劝说市民游客不要擅自挖取公园绿地内的野菜、树根、竹笋、种植土等,否则,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有相当高的安全风险

野菜是指可以当作蔬菜或用来充饥的野生植物的统称,非人工种植,靠风力、动物等传播种子,自然生长,一般食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等,如二月兰、鱼腥草、车前草、蒲公英、枸杞、香椿、榆等。

据统计,上海的野生蔬菜约有120多种。其中有许多品种因为消费者喜爱、食用量大,比如荠菜、草头等,已成为长年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蔬菜。

反观市民游客在公园或小区绿地内采摘的野菜,看似人畜无害,实则“身世”成谜——其生长环境和过程均不可控,不像人工种植的蔬菜那样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比如,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量食用可能严重损伤人体健康。又比如,长在路边的野菜,可能长期被汽车尾气侵害,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环芳烃。

许多公园绿地为控制观赏性植物的虫害或清除其周边野草,会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等,普通市民很难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润过这些有害物质。

能认出野菜种类的市民游客,贸然采摘或食用的风险已经这么高了,更不要说没有辨别能力的人了。

专家指出,采摘、食用野菜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一些野菜加工时,如果没有充分用清水浸泡、开水焯烫,本身的天然毒素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建议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市民游客连碰都不要碰,想解馋就去正规渠道购买,这样最安全。

除了野菜

一些公园绿地还可能有木耳和野果

同样建议不要擅自采摘和食用

上海林业部门专家表示,木耳是寄生在树木上的真菌类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所寄生的树木。如果树木有毒,那么木耳的生长过程多多少少会吸收树上的毒素。

就算是没有毒素的树木长出的木耳,刚采摘时,也不能食用,因为其含有一种名为“卟啉”的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甚至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等症状。

只有木耳经过充分晾晒后,卟啉在阳光下分解,再经过泡发和清洗,才能放心食用,整个“去毒”过程需要一定的食品加工经验。

敲黑板,划重点

注意!这些野菜不能随便吃

多数野菜属凉性,对于脾胃虚弱的人要尽量少吃。

“多数野菜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如果摄入这种寒性食品,有可能出现胃部不适甚至腹泻等问题。”一位中医专家说,虽然野菜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功效,但是市民在亲自采摘时需谨慎。有些野菜,比如金银花和断肠草就因外表非常相似导致误食,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还有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野菜属于“发物”,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生的疾病。

蕨菜: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慎食

蕨菜是野菜的一种,蕨菜为蕨类植物蕨还处于卷曲未展时的嫩叶。它因富含蕨素、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等特有的营养素,被称为“山菜之王”。但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蕨菜味甘性寒,所以脾虚寒者不宜多食,常人亦不宜多食。

马齿菜:孕妇、腹泻、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吃

马齿菜,又名马齿苋、瓜米菜。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的地方。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作用。另外,马齿菜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粗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和胡萝卜素等等。

马齿苋虽好却不适合所有人,孕妇就不能吃马齿苋。因为马齿菜性质寒凉而且有一定的滑胎作用,孕妇食用以后,会让身体内含毒,数量增加,容易引发身体不适。另外那些脾胃虚寒和反胃吐酸的人也不能吃马齿苋,它会让这些症状加重,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荠菜:有过敏性以及脾胃虚寒不宜食用

荠菜有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并且常食用荠菜还能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深受老人们的喜爱。不过荠菜属于发热、发风的食物,部分过敏人群食用之后会出现皮肤发热、瘙痒、起团等不适反应,因此对于有过敏性以及脾胃虚寒的人群尽量少吃或是不吃荠菜哦!

野蒜:有过敏性以及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

野蒜又被叫做山葱,野葱,俗称“大脑瓜”,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用营养物质,在民间认为野葱具有温补作用,可健脾开胃,助消化,解油腻,促进食欲,因此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野葱性温味辛,对于阴虚及发热人群,建议少食用或者不要食用。

蒲公英不能过多食用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是成都最为常见的野菜,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效果,服用蒲公英不仅能够治疗肝脏方面的疾病,同时还具有利尿、利胆以及治疗消化不良、便秘的作用,对湿疹等皮肤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但蒲公英不能多吃,蒲公英属阴,大量使用会使体内阳气失衡,从而导致腹泻、呕吐等负面症状。

其实,在菜场和超市里

新鲜野菜都有售

农药残留等都经过监管部门抽检、把关

可以放心购买

不要再乱挖野菜啦!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